過河
很多人的是非觀念往往是因為社會中約定俗成、普遍適用的“應該”、“不應該”標準造成的。他們認為表面看起來是對的、好的就是合理的,能做的;而表面看起來是錯的、不好的則是壞的、不合理的,是不能做的,還有一部分人認為他人說對的、好的就要聽的,跟從的,他人認為不對的、不能聽的就要放棄,這些論點都是偏執的,唯心的,不客觀的,有時甚至是極為荒謬的。因為實踐出真知,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現象。
有個和尚和徒弟想經過一條小河到河對面。
因為剛剛下過一場大雨,河水暴漲,他們看見一個女子正面對河水坐著發愁。
和尚問女子可否能背她過河,女子同意。
和尚于是毫不遲疑地背起女子,不慌不忙地過了河。
女子道謝后就離去了,和尚和徒弟繼續走著。走了一段路后,徒弟實在忍不住了,就問師父:“我們出家人不近女色,您為什么要犯戒呢?”
和尚聽了后想了想回答道:“什么!剛剛那個女子啊?你到現在還‘背’著她啊,我早就把她給‘放下’了。”
徒弟聽后默默無語。
很多時候,事情就是這樣的奇妙。師傅背了女子,“放下”后忘了,而沒有“背”人的徒弟卻念念不忘。
過于注重外在的形式而內心處于不安的狀態,與不注重外在形式而內心平靜的心態相比,這兩種態度差別是多么巨大啊!
固守于循規蹈矩,心不敢多想,腳不敢多動,手不敢隨便放,這是自己給自己設限,當然,沒有規矩不行,但過于看重外在形式,墨守成規也是不行的。
上一篇:《過橋》知取舍的人生智慧
下一篇:《酷愛下棋的留守?》知取舍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