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便能常樂、常輕松
俗話說:知足常樂。人活一世,對生活知足的人,他的人生必然是輕松而快樂的。知足就是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足,不會因為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這種心境。他能夠淡然處世,在紛繁復(fù)雜的社會中,不為名利所累,知足才能守住自己寧靜的心,進而常樂常輕松。
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間車庫房里住著一對夫妻,男人靠在小菜場里賣點小東西維持生計,女人身患殘疾,由于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病,腿不能正常行走。他們的一切生活全部在這屋子里完成,可以想象生活的艱辛與困苦。
每天,不論是刮風下雨還是艷陽高照,女人都雷打不動地坐在門口的小板凳上,夏天乘涼,冬天曬太陽。人們從她的臉上看不到任何憂愁,她總是一副很滿足、很幸福的樣子,對來來往往的行人展露微笑。
有時,旁人看她自得其樂的樣子,會忍不住上去和她說兩句話,坐下來嘮嘮家常,離開時必定是滿臉的微笑和無限的感慨。
我們從這位女人身上不難領(lǐng)悟到一個生活的真諦——如果能夠不為名利所累,知足,那么無論面對怎樣的喧囂、困難、充滿誘惑的環(huán)境,都能淡定,進而悠然。上例中,正是因為知足,女人才能夠淡然看待生活的起起落落,在自己的世界中安然寧靜地生活。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常常會思考:人的一生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其實,人生需要的不是名,也不是利,而是一種悠然有意義的生活。這需要我們有一顆知足的心——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只要自己努力過,就知足。
但是,生活中有的人卻為了名利絞盡腦汁,處處與人攀比,甚至不擇手段,讓自己身心疲憊。他們急功近利,內(nèi)心浮躁不安,快樂、輕松也就離他們遠去了。而有的人從來不過分追求什么,懂得知足。對待名利,有一種“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淡然,因而他們總是能夠笑口常開,活得悠然。
過分地看重名利,難免整日里精神緊繃,挖空心思地鉆營,隨之產(chǎn)生一些焦躁不安的浮躁情緒,使自己背負太多,無法快樂。
為了讓自己悠然地生活,就需要知足,適當?shù)胤畔旅模M而達到“把酒臨風,悠然自得”的人生境界。
明朝有個叫胡九韶的人,他飽讀詩書,但是卻不愿意在朝為官。他選擇住在鄉(xiāng)下,一邊教書,一邊努力耕種,沒有高官厚祿卻怡然自得。
妻子對他的這一行為很不解。他說:“我喜歡輕松不受束縛的生活,在朝為官,就少不了名利之爭,名利是束縛我的枷鎖。因而我寧愿像現(xiàn)在這樣,沒有爾虞我詐、沒有急功近利、不會與人攀比,沒有了這些浮躁情緒的困擾,我活得更快樂。我們現(xiàn)在生活寧靜,有衣穿,有飯吃,不用擔心受凍挨餓,這種生活多么幸福美好啊。”
胡九韶就是這樣一位看淡名利之人,他不愿意被名利所累,所以遠離官場。這種生活雖然很平淡,然而誰能說這種平淡不是幸福呢?他遠離了浮躁,內(nèi)心淡然寧靜,腳踏實地過好每一天的生活,快樂始終與他相伴。
當然,不為名利所累,并不等于視名利為豺狼猛獸,避之不及;而是不要讓名利成為輕松快樂生活的絆腳石,不要讓名利擾亂內(nèi)心的平靜。
總之,不要對名利有過度的妄想,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保持一顆知足的心,因知足而淡定、寧靜,因淡定、寧靜而快樂、悠然。
上一篇:目標讓人在黑暗中也能保持淡定
下一篇:示弱不是怯懦,而是悠然生活的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