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臨終前,請給予他們心里最想要的
我能清楚地看到全家人挽留公公的愛心和努力,但我內心有著深深的悲哀:我們給予的一切,真的是公公需求的,還是我們的自以為是與無知?不能面對自己內心難受和糾結的選擇?
在公公成功地把所有管子拔掉后,我和婆婆及其他在場的人有了一場直接的對話。我說:“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延長爸爸的生命,而是讓他不再遭受痛苦,盡量減少折磨。”婆婆說,都快過年了,希望爸爸不在年前離開,這樣不會在年前影響親戚朋友。我說:“別的都不重要,爸爸最后的日子是否舒服才是最重要的,你們覺得呢?”婆婆想了想后,點了頭。我接著說:“爸爸自己拔掉胃管,是不是說明他不舒服?”他們都認同。但他們說,可是不插胃管他會吐啊,吐也很難受。我說:“一天24小時,如果不進食,產生的胃液,根據醫學常識是大約500毫升,怎么吐也不會吐24小時的,最多幾個小時。相比之下,他會有近二十個小時舒服的時間。”家人們聽了覺得有道理,聽從了暫時不插胃管的決定。我看到公公呻吟的聲音和頻率明顯降低了。
公公幾乎每天近二十小時都在靜脈輸液,我也曾輸過液,作為一個正常人,輸液幾小時都很不舒服,很難想象對一個生病的人會是怎樣的煎熬。醫生說,公公的心腎功能都已衰竭,我提議把輸液量降到最低水平,減少公公的痛苦。
到了醫生辦公室,醫生說如果減少輸液量會加速死亡的進程,婆婆一聽馬上改了主意。我非常理解她的感受——面對和自己相伴六十多年的伴侶即將離世,如何在生命的長度和減少痛苦之間做出選擇的艱難。我尊重婆婆的意見,畢竟她才是最受影響的人。
可我在內心同時也想到,臨終關懷是一個多么錯綜復雜、情愛糾結的過程,有沒有一種方法使我們離開的過程不給家人增添困擾和痛苦,也使自己最后的生命里程走得安然和舒服一些?我相信一定有方法。
最終,醫生在我和婆婆的意見之間做了折中,減了三百多毫升液體,這意味著公公可以每天輕松三個多小時。
回到病房,聽到公公說:“我要死了。”家人對他說:“不要亂講,你會好起來的。”我走到公公床邊說:“爸爸你的狀況很不好,我們都在你身邊,你還有什么愿望和事情需要讓我們知道,讓我們做的?”他回答道:“我想回家。”我問:“回哪個家?”他說:“義烏前洪。”婆婆說:“回去干什么,家里已經沒有什么人了。”我接連問了幾次,他的回答都很肯定。
接著我又問:“還有什么需要我們做的?”他說:“我想去看墓地。”我問誰的墓地,他說:“未來自己的墓地。”這是公公臨終前三天說得最清楚的幾句話。
上一篇:即時自我關懷(5~10分鐘)
下一篇:和自己存在的奇跡相比,遇到的煩惱真不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