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尋煩惱要不得
你自尋過煩惱嗎?很多人總抱怨自己命不好,還有很多人認為自己常碰倒霉事,遇不上好事、幸運的事。但心理學家經過調查,認為80%的煩惱是人自尋的。
火車上,一位年輕人對旁邊坐著的中年人說:“昨夜接到女朋友電話,說有急事要和我談談。問她有什么事,女朋友表示見了面再說。”
中年人聽后笑了:“這有什么犯愁的呀?見了面不就全清楚了嗎?”年輕人說:“她可從來沒這么和我說過話。要么是出了什么大事,要么就是有什么變故,也許是想和我分手,電話里不便談。”
中年人笑出聲:“你小小年紀,想法可不少。事情也許沒那么復雜,是你想得太多。”年輕人嘆道:“我昨天整個晚上都沒合眼,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唉,你是沒身臨其境,哪能體會我此刻的心情?你要是遇到這事,一樣會心情忐忑。
中年人依然在笑:“你怎么知道我沒遇到過類似這樣的事?但我不庸人自擾,不自尋煩惱。”說著,中年人拿出一份合同,“我是去打官司的,我們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麻煩,還不知能否勝訴。”年輕人疑惑地問:“可你好像一點也不著急。”中年人回答:“說一點不急是假,可急又有什么用呢?到了之后再說,可能我們會贏,也可能會一敗涂地。”年輕人不禁有點佩服起眼前這位儒雅的紳士來了。
終于到達了目的地,中年人臨別給了年輕人一張名片,表示有時間可以聯系。幾天后,年輕人按照名片上的號碼給中年人去了個電話:“謝謝張董事長!如你所料,沒有任何事。我女朋友只想見見我,才出此下策。你的官司打得怎么樣?”張董事長笑聲爽朗:“和你一樣,沒什么大麻煩。對方已撤訴,我們和平解決了。小伙子,我沒說錯吧,很多事情面對了再說,提前犯愁無濟于事。”年輕人由衷地佩服這位樂觀豁達的董事長。
“自尋煩惱”告誡人們:許多煩心和憂愁都是自己給自己綁的繩索,是對自己心力的無端耗費,無異于自己設置虛擬的精神陷阱。煩惱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不靜。任何難解的事情都可能會出現轉機,所以,在人生的儲蓄卡上,千萬不要預支煩惱!
幸福不一定是腰纏萬貫、高官顯祿、呼風喚雨,煩惱也不一定就能讓你身陷泥濘、傾家蕩產、身無分文。只要你懂得怎樣去理解生活,只要你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你就不會被幸福拋棄。
快樂是什么?快樂就是把每一天過好,如果總憂慮明天有什么煩心事,或總抹不去昨天的煩心的陰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如果總攀比那些攀比不上的,總幻想那些不能實現的,今天的心靈怎能安穩?任何不切實際的空想,都是煩惱之根,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殺手就是憂愁和焦慮。
一個曾患抑郁癥的中年男子在病痛中說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話:
“現在我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如果把我個人的情感能分布到世界上每個家庭中,那么,這個世上將再不會有笑容。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振作,我現在這樣真的很無助。對我來說,要么死去,要么好起來,別無他路。”
這名中年男子就是人們熟知的著名的亞伯拉罕·林肯,作為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也曾逃不過抑郁癥的折磨。但最終,他戰勝了抑郁癥。
煩惱不獨你擁有,人人都會有,只是形式各異罷了。煩惱就像洋蔥,一片一片地剝開,每一片都會讓我們流淚。所以,發生一件事,如果你喜歡它,那么享受它;不喜歡,就避開它;避不開,就改變它;改變不了,就接受它,然后尋找突破口。生命不是用來尋找答案的,也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它是用來愉快地生活的。所以,不論你在什么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論你在什么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之后就不要悔恨。復雜的事情要簡單做,簡單的事情要認真做,認真的事情要重復做,重復的事情要有創造性地去做。
不要拿自己尋來的煩惱懲罰自己,不要拿自己的煩惱懲罰別人,不要拿別人的煩惱來懲罰自己。有了這三條,人生就不會太累了。
荷馬·克羅伊是個寫過好幾本書的作家。以前他寫作的時候,常常被紐約公寓熱水燈的響聲吵得異常煩躁。蒸汽會砰然作響,然后又是一陣嗤嗤的聲音——而他則在他的書桌前氣得直叫。
“后來,”荷馬·克羅伊說,“有一次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出去宿營,當我聽到木柴燒得很響時,我突然想到:這些聲音多像熱水燈的響聲,為什么我會喜歡這個聲音,而討厭那個聲音呢?我回到家以后,跟自己說:‘火堆里木頭的爆裂聲,是一種很好聽的聲音,熱水燈的聲音也差不多,我該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去理會這些噪聲就行了。’后來,我果然做到了:頭幾天我還會注意熱水燈的聲音,不久我就把它們全忘了。”
狄士雷里說過:“生命太短促,不能再只顧煩心事了。”
人活在這個世上只有短短的幾十年,而浪費了的時間是補不回來的,讓我們把我們的時間用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千萬不為煩心的事所累。我們不能因為被蚊子咬了一口就不吃飯、不喝水、生悶氣。我們不能被煩心事所困擾,干事業沒心情、沒干勁,長期下去你會發現你因煩心而耽誤了大事,并為此遺憾懊悔。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因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會生出許多猜疑;因為不知道事情的輕重得失,會生出許多妄執;因為不認識自己的本心,會生出許多莫名煩心。所以,問題出現都是因為自己不明白真相,才會造成麻煩,才會束縛自己。
上一篇:能伸能屈也是舍得
下一篇:舍得之間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