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斥他人的無理時,要講究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屢屢碰到令人不滿或生氣的事,這時,“罵人不帶臟字”的反駁方式就可以派上用場。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無理的提問,這種場面往往讓人窘迫得很。這時你必須使點“心眼兒”,學習些應對的方法和技巧,這樣,你就會如魚得水,得心應手地化解尷尬的場景,從而把自己從窘境中解救出來。
有一位吝嗇的老板叫伙計去買酒,伙計向他要錢,他說:“用錢買酒,這是誰都能辦到的,不花錢買到酒,那才是有能耐的人。”
一會兒伙計提著空瓶回來了。老板十分惱火,責罵道:“你讓我喝什么?”
伙計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從有酒的瓶里喝到酒,這是誰都能辦到的;如果能從空瓶里喝到酒,那才是真正有能耐的人。”
顯然,老板想不花錢喝到酒的言行是不對的,而如果伙計不知如何機智應對的話,就會遭到老板的責罵,或者自己貼錢給老板買酒。
在現實生活中,反駁別人不適當的言行可采用如下的技巧。
1.比對方更荒謬
一位記者向扎伊爾前總統蒙博托說:“你很富有,據說你的財產達三十億美元!”
顯然,這一提問是針對蒙博托本人政治上是否清廉而來的。對于蒙博托來說,這是一個極其嚴肅而易動感情的敏感問題,蒙博托聽后哈哈大笑,然后反問道:
“一位比利時議員說我有六十億美元!你聽到了吧?”
記者的提問顯然是認為扎伊爾前總統蒙博托不廉潔,但并沒直說,而是用引證的方式委婉地表達,蒙博托如果發脾氣疾言厲色地駁斥,則既失風度體面,又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心平氣和地解釋恐怕也行不通,謠傳的事情能三言兩語澄清真相嗎?于是,蒙博托除了用“哈哈大笑”表示不屑一顧外,還引用了一位比利時議員的話來反問記者,似乎在嘲弄記者的孤陋寡聞,但實際上是以更大的顯然是虛構的數字來間接地否定了記者的問題。
2.委婉點撥
19世紀意大利著名歌劇作家羅西尼對自己的創作非常嚴肅認真,非常注重獨創性。他對那些模仿、抄襲的行為深惡痛絕。有一次,一位作曲家演奏自己的新作,特意請羅西尼去聽他的演奏。羅西尼坐在第一排,開始聽得很入神,但是很快臉色就變得有些不愉快了。
后來,他干脆邊聽邊把帽子脫下來,然后再戴上,如此反復了幾次,演奏者看到他的這些動作后,就問他說:“這里的演出條件不是很好,是不是太熱了?”
羅西尼回答說:“不,我有一見熟人就脫帽子的習慣,在閣下的曲子里,我碰到了那么多熟人,我不得不脫帽有所表示。”
言外之意是對方抄襲了他人的作品,雖然沒有明說,但那位作曲家也一定會聽明白他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這也是一種很有效的反駁他人的方法。
3.幽默一點
在工作中,我們需要肯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尤其是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是有話要說時,不妨先讓幽默開道,以一種更能讓人接受的方式表達你的不滿,從而給對方以警示。
有一家公司的餐飲部,伙食很差,但是各種菜的價錢卻很高。員工們經常批評,甚至謾罵相關負責人。一次,一位員工買了一份菜后就開始發牢騷,他用手指捏著魚的尾巴,把它從盤子里提了起來,沖著餐廳負責人說:“喂!你過來問問這條魚,它的肉都到哪兒去了?”另一位員工要了一份香酥雞,他發現雞腿沒有了,于是也叫了起來:“上帝啊!這只雞竟然沒有腿,它被哪個可惡的人給偷走了?”
幽默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反駁手段,一方面不會直接傷害對方,另一方面,也可以巧妙而明確地表達你的態度。同時,還可以避免因直接對話而造成的尷尬局面。
方圓做人就要使自己柔中帶剛,剛中帶柔,尤其是在面對有敵意的對手,或是讓你感到難堪的人的時候,不便于正面與其發生口角。這時,就要學會以一種靈活的方式應對,在準確傳達你的想法與意愿的同時,又不讓對方找到更多的理由來反駁你。
上一篇:韜略于心,糊涂有方
下一篇:當一個人絕望的時候,你可以這么對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