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遇而安,盡心就是完美
人生百年,能夠完全順著自己的想法而來的事情不多,所以古人說“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們一生中不可能永遠都是一帆風順。有些挫折、失敗等不是個人力量所能左右的,而在這些不如意的事情已經發生后,唯一能使我們的心靈保持平靜的方法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急不躁、不對人發難,讓自己“隨遇而安”。正如林清玄所說,快樂活在當下,盡心就是完美。
一天,一位中年人從農村搭公家運東西的車子回城里,車到中途,忽然拋錨,那時正是夏天,午后的天氣悶熱難當。在烈日炎炎的公路上無法前進,真是讓人著急。可是,他一看當時的情形,就知道急也沒有用處,反正得慢慢等車子修好才可以走。于是,他問了問司機,知道要三四個小時才可以修好,就獨自步行到附近的一條河里游泳去了。河邊清靜涼爽,風景宜人,在河水中暢游之后,暑氣全消。等他游泳興盡回來,車子已修好待發,趁著黃昏晚風,直駛城里。
經過這件事情后,他逢人便說:“真是一次愉快的旅行!”隨遇而安的妙處由此可見一斑。
假如換了別人,在這種情形之下,可能只好站在烈日之下,一面抱怨,一面著急,而那輛車也不會提早一分鐘修好,那次旅行也一定是一次最痛苦、最煩惱的旅行。
在突然遭遇危難之時,隨遇而安也能讓人擁有一份平靜的期待,這更勝過絕望的吶喊。
一條航行在南太平洋上的船,突然遭遇颶風。風如利刃,把船體劈得傷痕累累。颶風過后,船的功能差不多已損毀,它只能如一艘小艇般在茫茫無際的海洋中游蕩。
船上的人在等了幾天后見還沒有救援的船來,開始變得慌亂、焦躁了,他們謾罵,他們哭喊,他們到處扔自己的東西,好像死亡即將來臨。
這時,有一人對他們說,他近日擁有了一項特異功能:可以半年不吃任何東西而活著。所以他希望船員和乘客們把東西和寫下的遺囑交給他,他會帶給他們的親人。
這樣的話,居然沒有人懷疑。所有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那人身上,而他們因為沒有了后顧之憂,變得冷靜下來了,彼此傾訴著心事。
船終于被另一條船發現,船上的人員得救了,因為最終那份隨遇而安的冷靜,他們避免了因瘋狂而自我毀滅。
陶淵明說: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一個睿智之人是不會抱著憂慮而愁眉不展的。就像古人說的那樣: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無論生活在什么環境下,聰明豁達之人都會用樂觀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
對于隨遇而安,林清玄是這樣說的:在人生里,我們只能隨遇而安,來什么,品位什么,有時候是沒有能力選擇的。學會隨遇而安,你能夠輕松地挫敗生活中許多看似不可戰勝的困難。如果你不幸被生活中的黑暗偷襲,那就把它當作一次疾病好了。這,是面對生活最為強硬的方式。而這,也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所缺乏的。
每個人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不是每個人都有反抗命運的能力。如果無力反抗,那么,就安然地接受命運的安排,放松心情,快樂地度過每一天。這種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是獲得幸福的關鍵。
上一篇:釋懷過去方能享受幸福人生
下一篇:面向太陽,把害羞的陰影留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