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幸運
“人生十四最”中有這樣一句話: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確,人要想超越他人,要想成功,就必須先超越自己。而當人們面對挫折和困難時,往往容易被負面情緒和壓力打敗,從而功虧一蕢,敗給自己。的確,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只有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要戰勝別人,首先須戰勝自己。”這是智者的座右銘。人生路上,我們會遇到一些挫折,但我們的敵人不是挫折,不是失敗,而是我們自己,是內心的恐懼,如果你認為你會失敗,那你就已經失敗了,說自己不行的人,愛給自己說喪氣話,遇到困難和挫折,他們總是為自己尋找退卻的借口,殊不知,這些話正是自己打敗自己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一個人,只有把潛藏在身上的自信挖掘出來,時刻保持著強烈的自信心,才會打敗困難,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美國,有個剛畢業的年輕人,在一次州內的征兵選拔中,因為體能好、表現優異被選中了,在外人看來,這是一件好事,但他看起來卻并不高興。
為了慶祝孫子被選上,他的爺爺從美國的另一個州來看他,看到孫子心情不好,便開導他說:“我的乖孫子,我知道你擔心什么,但其實真沒什么可擔心的,你到了陸戰隊,會遇到兩個問題,要么是留在內勤部門,要么是分配到外勤部門。如果是內勤部門,那么,你就完全不用擔憂了。”
年輕人接過爺爺的話說:“那要是我被分配到外勤部門呢?”
爺爺說:“同樣,如果被分配到外勤部門,你也會遇到兩個選擇,要么是繼續留在美國,要么是分配到國外的軍事基地。如果你分配在美國本土,那沒什么好擔心的嘛。”
年輕人繼續問:“那么,若是被分配到國外的基地呢?”
爺爺說:“那也還有兩個可能,要么是被分配到崇尚和平的國家;要么是戰火紛飛的海灣地區。如果把你分配到和平友好的國家,那也是值得慶幸的好事呀。”
年輕人又問:“爺爺,那要是我不幸被分配到海灣地區呢?”
爺爺說:“你同樣會有兩個可能,要么是留在總部;要么是被派到前線去參加作戰。如果你被分配到總部,那又有什么需要擔心的呢!”
年輕人問:“那么,若是我不幸被派往前線作戰呢?”
爺爺說:“同樣,你會遇到兩個選擇,要么是安全歸來,要么是不幸負傷。假設你能安然無恙地回來,你還擔心什么呢?”
年輕人問:“那倘若我受傷了呢?”
爺爺說:“那也有兩個可能,要么是輕傷,要么是身受重傷、危及生命。如果只是受了一點輕傷,而對生命構不成威脅的話,你又何必擔心呢?”
年輕人又問:“可萬一要是身受重傷呢?”
爺爺說:“即使身受重傷,也會有兩種可能性,要么是有活下來的機會,要么是完全無藥可治了。如果尚能保全性命,還擔心什么呢?”
年輕人再問:“那要是完全救治無效呢?”
爺爺聽后哈哈大笑著說:“那你人都死了,還有什么可以擔心的呢?”
是啊,這位爺爺說得:“人都死了,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呢?”這是對人生的一種大徹大悟。有時候,我們對某件事很擔心,但只要我們轉念一想,最壞的狀況莫過于……以這樣的心態去面對,其實就沒有什么可擔心的了。
美國著名將領艾森豪威爾將軍曾說過:“軟弱就會一事無成,我們必須擁有強大的實力。”不正面迎向恐懼,你就得一生一世躲著它,永遠活在它的陰影之下。
人們面對恐懼的第一反應通常是躲避,而試圖逃避只會使得這種恐懼加倍。任何人只要去做他所恐懼的事,并持續地做下去,他便能克服恐懼。既然困難不能憑空消失,那就勇敢去克服吧!
你需要記住的是,在困難面前,逃避無濟于事,只有正面迎擊,困難才會解決。你會發現,有時候,那些所謂的困難與麻煩只不過是恐懼心理在作怪,每個人的勇氣都不是天生的,沒有誰是一生下來就充滿自信的,只有勇于嘗試,才能鍛煉出勇氣。
生活中的人們,當你遇到困難時,你也可以克服恐懼。現實中的恐怖,遠比不上想象的那么可怕。當你遇到困難時,理所當然,你會考慮到事情的難度所在,如此,你便會產生恐懼,會將原本的困難放大。但實際上,假如你能減少思考困難的時間,并著手解決手上的困難,你會發現,事情遠比你想象中簡單得多。那些成功的人士,都是靠勇敢面對多數人所畏懼的事物,才出人頭地的。美國著名拳擊教練達馬托曾經說過:“英雄和懦夫同樣會感到畏懼,只是對畏懼的反應不同而已。”
做曾經不敢做的事,本身就是克服恐懼的過程。如果你退縮、不敢嘗試,那么,下次你還是不敢,你永遠都做不成。只要你下定決心、勇于嘗試,那么,這就證明你已經進步了。在不遠的將來,即使你會遇到很多困難,但你的勇氣一定會幫你獲得成功。
總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當今社會更是一個處處充滿競爭的社會,一個有作為的人必定是真敢想敢的人,而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內心的恐懼,毫無畏懼,自然戰無不勝!
上一篇:要有努力生活的斗志,抗擊環境的堅強毅力
下一篇:越是混亂的地方,越能找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