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否認與自我欺騙,都需要消耗精力
你有聽過這句話嗎?人類是自我欺騙大師,總是欺騙自己去相信錯誤的,而卻拒絕相信真相。這不是刻意譏笑,也并非言過其實。像所有的生命系統一樣,人類已經進化出多種機制來抵御生存與軀體完整性的威脅,心理防御就是其一。
所謂心理防御,就是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謊。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得以將那些無法接受的想法和感受,排除在意識之外。20世紀50年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汀格提出了著名的認知失調理論,它就是一種較為隱秘的心理防御策略。按照費斯汀格的說法:一個人的行為與自己先前一貫的對自我的認知產生分歧,從一個認知推斷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時而產生的不舒適感、不愉快的情緒。這里的“認知”指的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型式,包含看法、情緒、信仰,以及行為等。
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心理處于平衡狀態中,可生活中總有一些東西是求而不得的,這個時候就會出現認知失調。為了重新達到心理平衡的狀態,我們必須想辦法去降低目標的誘惑性,或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就像伊索寓言里那只“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狐貍,它本以為自己有能力摘到葡萄,結果卻大失所望。在發現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后,它的心理產生了失衡,為了解決這種失衡,它采取了自我安慰的方式:葡萄是酸的,沒摘到也不可惜。
我們對自己撒謊,是因為害怕真相,沒有足夠的心理承受力去承認事實,并處理隨之而來的結果。于是,自我欺騙就成了最好的遮擋牌。然而,這種方式根本無法解決問題,也無法改變現狀,令人不悅的現實并不會因為我們將其擋在意識之外就自行消失。
否認和自我欺騙如同一針麻醉劑,讓我們暫時不必承受真相帶來的痛苦,但它需要我們耗費大量的精力去美化自己,為自己的現實行為找各種理由。換句話說,就是要耗費大量的精力來克服“認知失調”,即自己認為自己(或事實)是這樣的,然而現實行為折射出的自己(或事實)卻是相反的。
M剛剛過完40歲生日,可她卻并不愿意承認自己的真實年齡,也排斥別人跟自己談論這一話題。她一直堅信自己看起來至多三十歲,為了突顯“少女感”,她很少買成熟干練的女裝,而更熱衷于色彩亮麗、款式修身的少女裝,每天早上要花一個多小時來化妝,用厚重的粉底和濃濃的眼線來掩蓋微小的瑕疵與細紋,就連說話有時還要刻意地裝一下“年輕”……她只在意別人看她是否年輕,其他的一概不感興趣。可也是這件最在意的事,經常讓她陷入負向情緒的困擾中。
精力錦囊
否認和自我欺騙如同一針麻醉劑,讓我們暫時不必承受真相帶來的痛苦,但它需要我們耗費大量的精力去美化自己,耗費大量的精力來克服“認知失調”。
沒有人能阻擋年歲的增長,衰老也是一種自然法則。如果不肯承認這個事實,把時間和精力耗費在自我欺騙與逃避上,完全是徒勞。女人的美不只是一張年輕的臉龐,與其苦苦抓著無法逆轉的年齡不放,不如增加個人涵養、充實內在的才學,好好規劃后半生的時間,創造更加豐盈的生命體驗。
自我欺騙與逃避,無法帶我們邁向新的開始,只會讓生活在原地打轉。就算不去看、不承認那些事實,事情也不會如想象得那樣發展。真正可以解決問題的途徑是承認現實,通過有效的方法,來減少認知失調。
我們以減肥這件事為例:你希望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保持標準體重,因此開始了減肥計劃,決定少吃高熱量的食物。然而,當朋友約你一起喝下午茶,并將一份蛋糕遞到你面前時,你忍不住吃了一大塊。這個時候,你想要減肥的態度和你吃了高熱量食物的行為產生了矛盾,引起了認知失調。
你可能會安慰自己說:偶爾吃一次沒事,應該沒事,脂肪也不是一天漲上去的。但是,這種偶爾的次數多了,減肥的計劃通常也就失敗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該怎么辦呢?換而言之,要如何正確地應對認知失調呢?
·方法1:改變態度
改變自己對戒掉甜品的態度,讓它與你之前的行為保持一致。你可以坦然地告訴自己:我真的很喜歡甜品,我并不想真正地戒掉它。承認事實,告訴自己情況就是這樣,便不用再背負更多的心理壓力;倘若非要忍痛割愛,一旦發生上述的情況,就很容易產生自責、懊悔的情緒,這是很消耗心力的選擇。當你不去抗拒甜品,而是把關注點放在“量”上時,你會發現更容易保持少攝入甜品的行為。
·方法2:增加認知
如果兩個認知不一致,可以通過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認知,來減少失調。比如,甜品能夠給我帶來滿足感,享受甜品的時候,會有一絲幸福流過心間。
·方法3:改變認知的相對重要性
讓一致性的認知變得重要,不一致的認知變得不重要。比如,享受生活與美食帶來的愉悅與幸福感,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比用強制性的節食來減肥更重要。
·方法4:改變行為
讓自己的行為與態度之間不再有沖突。比如,我要計算清楚自己的基礎代謝,清晰地記錄自己所吃的每一份食物(包括甜品),保證所攝入的熱量不超過基礎代謝。如果熱量攝入稍高的話,可借助運動的方式將其消耗掉。
當我們不再否認和自我欺騙時,大量的精力就得到了釋放。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精力,去完成一些可以看得見的改變,而不再為掩飾和逃避分心分神、無謂內耗。
上一篇:勇敢承認錯誤,承受損失
下一篇:善于分解目標,有助于看清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