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孩子是幸福的直通車
李榮:老人和孩子是通向幸福的直通車。
李榮,銀川市良田回民中學教師。多年來尊老愛幼、科學教子,潛移默化地教育和影響著兩個女兒,把兩個在別人看來并不是很出眾的孩子雙雙培養成了樂觀向上、吃苦耐勞、富有愛心、樂于奉獻的名校研究生。
多年來,她身體力行用孝敬老人、關愛親人、寬容樂觀的品行和實際行動,潛移默化地教育和影響著兩個女兒,把在別人看來并不是很出眾的孩子雙雙培養成了樂觀向上、吃苦耐勞、富有愛心、樂于奉獻的名校研究生。同時,在營造自己和諧幸福家庭的同時,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用自己家庭教育的成功事例為銀川市乃至全區和諧家庭建設和家庭教育培訓作出了示范和榜樣,她就是銀川市良田回民中學教師李榮。
李榮常說,為老人盡孝、教育孩子成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幸福。她的家庭是一個由回、漢兩個民族組成的特殊家庭,丈夫是回族,她是漢族,但結婚三十多年來兩人從未有過隔閡,共同贍養著雙方的父母,快樂地生活在一起。兩家的老人們都已年過八旬,在他們的精心照顧下,一個個健康快樂。自結婚以來,李榮和丈夫無論住在哪里,都會將老人們搬來和他們同住。即使剛到銀川時租房子住,也要把老人們接到身邊來照顧。她覺得人生最踏實的事情,就是每天下班時推開門進來,看到老人們安靜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在她和丈夫收入都不高的時候,他們也要抽時間帶老人們去游玩,寧夏周邊的旅游景點基本都游歷過了。銀川市的兩館一中心剛開業的時候,全家人帶著老人去游玩,大家一排線在馬路上行走時,引來了駐足羨慕的目光。丈夫哥哥的妻子去世早,留下三個侄兒一個侄女,她家經常是四個孩子成長的樂園。那時候,家里幾個老人一群孩子圍在一起,日子雖然苦卻讓她感到了家庭的和諧溫馨。
孩子們年紀不大的時候,她就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理財意識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她家的錢財一直由女兒們掌管,每次買東西她都會向女兒要錢,讓她知道買東西花了多少錢,通過這種方式,讓女兒們知道掙錢的不易。長期堅持下,女兒們很早就養成了合理消費、不亂花錢的好習慣。上大學時期的女兒,每次去學校的時候,她都給她們買的是臥鋪票,可當她們從學校往家返回時,自己從來不買臥鋪票,每次都會換成硬座票。有時候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她們就會盡力去幫助。小女兒有一次回家后腳水腫,疼得無法正常走路,她一詢問原因,原來女兒在過張家口的時候,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了一位抱孩子的母親。有一年寒假的時候,大女兒給她打電話說,她們班有一個隴南的同學家人生病了,需要兩千元的診療費,她們能不能借給這位同學兩千塊錢,她聽后立馬同意了大女兒的請求,當即匯去了兩千元讓女兒給同學。
李榮知道,對孩子的成長從來離不開社會這個大課堂,只有培養孩子感恩社會、回報社會的良好心態,才能讓她們有出息。從小她就鼓勵女兒們出去參加社會活動以及一些義務性活動。首屆中阿經貿論壇的時候,小女兒是志愿者,和當時的四百多名志愿者一同為論壇的順利舉辦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被評為優秀志愿者。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小女兒又是寧夏一百個志愿者中的一員,最終也獲得優秀志愿者稱號。2010年廣州亞運會上,小女兒又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現,最后獲得了銀牌優秀志愿者稱號。
正是李榮重視傳統教育、重視言傳身教的理念影響了兩個女兒,女兒們在家孝順父母,在外工作努力,在各自的崗位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成了讓人羨慕的有為青年。正如李榮老師說的那樣,有三個健康的老人和一雙懂事的女兒,盡管累但也快樂,他們是她通向幸福的直通車。
上一篇:《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優秀家風賞析
下一篇:《老當益壯,保持本色》優秀家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