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己內(nèi)心最真實的渴望
現(xiàn)代社會物欲橫流,越來越多的人在對權(quán)力和名利的追逐中起起伏伏,迷失了自我。更有甚者內(nèi)心不斷膨脹,失去了對親情、愛情和友情的執(zhí)著,最終變得眼睛里只有錢。這樣的蒼白人生,實在讓人倍感遺憾。
有一些人雖然沒有被物質(zhì)的欲望俘虜,卻也迷失了初心。他們原本對于人生有著美好的憧憬,內(nèi)心充滿了理想,卻在物欲的沉淪中漸漸失去自我,使得人生失去了方向。每當(dāng)看到那些成功的人,尤其是他的身邊的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羨慕嫉妒恨總是使他們恨不得馬上也照搬別人的成功,卻完全忘記了那是別人的成功,不是自己的。
很多人都覺得人生特別迷惘,有些人掙了很多錢卻不覺得快樂,有些人得到了成功卻感到很空虛,這都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自己內(nèi)心造成的。也許有人會說,我是最了解自己的,難道我還不知道自己的內(nèi)心想怎么樣嗎?事實并非如此。我們看似對自己很了解,實際上并不是真的了解。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熟悉自己而已,但是對于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尤其是潛意識里的想法,往往并不明了。細(xì)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在很多影視劇中,有很多男女主角明明已經(jīng)愛上了一個人,卻因為不明白自己的內(nèi)心,直到要失去的時候才驚醒,然后再去積極地挽回感情。人們不僅在感情方面如此,在很多方面也是如此。人們自以為了解自身的想法,卻沒有想到自己有潛意識,甚至,自己對自己也會有一定的欺騙性和蒙蔽性。因而我們只有更加客觀理智地分析和評價自己,才能更好地洞察自己的內(nèi)心,從而更加真實地面對自己的人生。
作為美國標(biāo)準(zhǔn)石油公司的大老板,洛克菲勒的人生在所有人眼里都是光輝璀璨的。33歲那年,年輕的洛克菲勒賺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1000萬美元。在隨后的十年里,他就像是一個旋轉(zhuǎn)不停的陀螺,一刻也未曾放松對夢想的追求。終于,在43歲時,他擁有了自己的人生帝國——標(biāo)準(zhǔn)石油公司——世界上最大的壟斷企業(yè)。然而十年后,53歲的洛克菲勒開始感覺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他不但開始大量掉頭發(fā),甚至連眼睫毛都快掉光了。為此,曾經(jīng)有人覺得他像是一個活著的木乃伊。后來,醫(yī)生們判斷他因為長期過度緊張,患上了嚴(yán)重的脫毛癥。為此,光禿禿的洛克菲勒不得不給自己定制了很多假發(fā),這使他感到煩惱無比。他的背也過早地駝了,這使他看上去就像是個滄桑的老人。最終,為了金錢失去所有的人生快樂,甚至與唯一的弟弟也鬧翻了的洛克菲勒,在反思了自己的人生之后,決定以不同的方式度過后半生。他從53歲開始突然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果斷地退休,不再為了工作的事情拼命,而是選擇輕松愉快地享受生活,善待自己。從此之后,他再也沒在吃飯的時候討論過讓人厭煩和壓力倍增的工作,這使他已經(jīng)被醫(yī)生宣判了死刑的人生獲得徹底改變,他也順利活到了98歲的高齡。不得不說,洛克菲勒的前半生把生活的意義和工作徹底搞混了,他活著似乎就是為了工作,為了賺錢。直到醫(yī)生給他敲響警鐘,他才意識到工作只是生活的手段,享受才是人生真正的目的。
像洛克菲勒一樣前半生拿命換錢,后半生拿錢買命的人,在現(xiàn)代社會也有很多。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把工作當(dāng)作生活的意義。畢竟,洛克菲勒在需要拿錢買命的時候還是有很多金錢可供支配的;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若不把健康擺在第一位,等到身體報警,只怕悔之晚矣。
在熙熙攘攘的大城市,很多人都在困惑不解中掙扎著面對人生。有些人為了理想視金錢如糞土,有些人為了掙到更多的錢改變初衷,放棄人生的理想。其實不管我們采取哪種方式對待人生,最終的目的都是要擁有充實的人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生命即將結(jié)束時,坦然對自己說:“我無愧于自己的一生。”只有擁有充實人生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地?zé)o愧于人生,也才是人生的贏家。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其實是非常短暫的。因而我們更要遵循自己的內(nèi)心,不要違心地對待人生。否則,就算你一直逃避和退縮,命運也絕不會讓你一帆風(fēng)順。與其畏畏縮縮,不如放開手腳痛痛快快地活著。
任何時候,我們內(nèi)心的方向都是人生的引航燈,只有保持對內(nèi)心的尊重和順從,我們的人生才不會委屈,才能擁有豁達(dá)和快樂!朋友們,人生苦短,從現(xiàn)在開始就按照內(nèi)心的旨意行事吧。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在你的大步流星中,人生反而迎來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和驚喜!
上一篇:與時俱進(jìn),隨時注入新鮮知識
下一篇:二八定律,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