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把朋友分類
常言道,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堵墻。對于每個人而言,唯有多多結識朋友,才能不斷拓展人脈關系,豐富人脈資源,也才能讓人生的發展更加順遂如意。盡管人人都想結交朋友,但是并非什么人都能做知心朋友。在封建社會,因為殘酷的等級觀念,人被分為三六九等,當然,這是錯誤的。在現代社會,已經完全實現人人平等,但是每個人對于朋友,還是應該適度分類,這樣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人脈資源,也才能給予朋友更周全的對待。
那么,如何給朋友分類呢?細心的朋友會發現,盡管友誼是純潔的,但是很多號稱是朋友的普通人脈關系中,人與人的關系還是非常微妙的。最好的朋友當然是純粹的,他們彼此之間只有純潔的友誼,心無芥蒂,相互信任,也無條件支持對方。這一類的朋友是真朋友,是值得用一生去相守的。當然,根據友情的深淺不一,這樣的朋友也有微妙區分。除了這一大類的朋友,還有的朋友是功利性的朋友。提起功利性,相信有很多人都會覺得反感,認為朋友之間的友誼一定要純潔無瑕,不沾染任何世俗的塵埃。別忘記,有人說過,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既然如此,為何還要抱怨朋友對你懷有功利之心呢?從某個角度而言,朋友對你懷有功利之心也許是好事情,因為這樣一來你與朋友之間的關系就會變得更加牢不可破,因為你們之間有共同的利益。
很多有錢人,身邊也還時常環繞著很多酒肉朋友。為了能沾點光,撈點好處,這些酒肉朋友對于有錢人總是不斷拍馬溜須、阿諛奉承。毫無疑問,這樣的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一旦有錢人破產,他們就屬于樹倒猢猻散中的猢猻,馬上就會逃得無影無蹤。除此之外,還有點頭之交的朋友,見面了有點頭和打招呼的情分,分開了就彼此相忘于江湖。當然,一個人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朋友都對自己推心置腹,甚至是刎頸之交。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朋友分類,而自己在他人的朋友分類中也同樣被歸入各種類型。當對友誼有了一定的了解,把握好分寸,交朋友才能有的放矢,也能夠區別對待朋友。
很久以前,兩個年輕人結伴而行,徒步穿越森林。突然之間,一只強壯的狗熊從樹叢里跑出來,對他們展開攻擊。一個年輕人靠近高大的樹木,因而趕緊爬到樹上躲藏起來,而另一個年輕人因為距離大樹很遙遠,也沒有得到同伴的援助,只好當即躺在地上,假裝死去。
狗熊在這個年輕人的身上嗅了一會兒,看到年輕人一動不動,以為年輕人已經死了,因而很不滿意地離開了。等到狗熊走得很遠,樹上的年輕人才下來,問躺在地上驚魂未定的年輕人:“剛才狗熊趴在你耳邊在干什么?”地上的年輕人說:“狗熊告訴我一句話。”樹上的年輕人很好奇,趕緊問:“什么話?”地上的年輕人說:“狗熊告訴我,在危險時刻拋棄朋友的人,不值得交往和信任。”
的確,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就把朋友棄之不顧的人,根本不配當朋友,也不值得真心相待。對于這樣的人,只應該限于點頭之交,而不能深入交往。由此可見,患難與共是真朋友的重要標準之一,如果失去忠誠,失去共度難關的決心,友誼也就不復存在。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朋友之間更是患難見真情。
毫無疑問,對朋友進行分類并不容易,因為每個人都會情不自禁從主觀角度出發考慮問題,而更多地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做出選擇。因而要對朋友分類,首先要客觀公正地評價朋友,衡量友誼,否則當被所謂的友誼蒙蔽了眼睛,分類的工作也就會變得很艱難。尤其是對于敏感細膩、感情豐富的人而言,給朋友分類顯得更困難。對于友誼,固然要真誠,也應該保持冷靜和理智,才能更好地收獲友誼,擁有友誼。
上一篇:外界的批判,無法定義你的好壞
下一篇:客觀地評價自己,是自尊與自愛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