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吃苦,才能品嘗到甘甜
很多人都曾經想過,如果人生中只有甜蜜,而沒有苦澀,那該多么好!的確,生活永遠甜如蜜,這是每個人心底里最深的渴望和最迫切的愿景。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希望如同鮮花一般嬌艷,現實則要求我們必須如同野草一般頑強,才能不懼怕生活的打擊。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現實生活中,苦澀往往比甜蜜更多,為此我們一定要端正心態,以積極的心面對生活,渡過生活中的艱難和坎坷,從而苦盡甘來,贏得生活的甜蜜與幸福。
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敢于吃苦,也要勇于吃苦。在很多地方,人們會給剛剛降臨人世的新生兒吃大黃。大黃很苦澀,可以入中藥,為何要給新生兒吃呢?其實,就是為了告訴小生命先苦后甜的道理。在給小生命吃完大黃之后,還會給他喝甘草汁。和大黃相比,甘草汁是很甜的。這樣的先苦后甜,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也是有利于孩子成長的。
常言道,甘蔗沒有兩頭甜,人生也是如此。如果人生注定要吃苦和享福,那么不如把吃苦放在前面。吃苦在前,可以給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享樂在后,可以讓人在晚年的時候更加享福。反之,如果把先苦后甜的順序顛倒了,就會變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上攵?,年輕的時候不知道努力,等到年老了,無力拼搏,卻沒有福氣可享,不得不拖著老邁的身體去打拼,這樣的境遇該有多么糟糕。現代社會中,有很多年輕人都缺乏吃苦的精神,他們從小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成長,既不知道生活的艱辛,也缺乏堅韌不拔的品質。因此,等到有朝一日走上社會,需要獨立支撐起紛繁復雜的人生時,他們難免會感到彷徨無助,也會因為內心脆弱而導致很容易受到傷害,很容易知難而退。人生,能退到哪里去呢?只要活著,總是要面對和承受,無處可逃,也不能逃。
苦難是人生的一所學校。只有從苦難的學校里畢業,我們才能更加快速地成長,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堅強,讓人生始終努力向上。反之,如果我們總是在生命歷程中懷疑自己的能力,也不想拼盡全力勇往直前,則漸漸地,我們就會越來越畏縮,對于原本通過努力可以做好的事情也會產生抵觸心理,止步不前。殊不知,人生從來不會順遂如意,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做好在人生中吃苦的準備。當然,吃苦只是人生的必備能力之一,人生要想有所進步,獲得成功,還要具備其他方面的能力。通往成功的道路千千萬萬條,但絕沒有捷徑,也不可能一帆風順。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吃苦在前,享樂在后,激發所有力量把該做事的事情努力做好,這樣才會得到人生的饋贈。
作為臺灣大名鼎鼎的塑料大王,王永慶小時候家里特別窮,那么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舉世聞名的塑料大王的呢?在家里,王永慶排行老大,因此他從小就很懂事,總是主動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因為家里沒有錢供養王永慶讀書,所以他小學畢業就去了一家店當學徒。才一年多的時間,機靈的王永慶對于生意經就了然于胸,父親看出來王永慶有做生意的潛質,因此借遍了親戚朋友,為王永慶籌集到資金開了一家米店。在當時,因為沒有足夠多的錢作為本錢,王永慶的店面位置很偏僻,門臉也很小,再加上同一條街道上已經有很多家米店了,王永慶開張不利,生意慘淡。后來,王永慶發動家里人先把大米里的砂子揀干凈再出售,這樣一來家庭主婦在做飯的時候再也不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淘米,不但節省了時間,也最大限度保留了大米里的營養。因此,很多家庭主婦都愿意去王永慶的米店里購買大米。
隨著經營越來越好,王永慶還建立了客戶檔案。他知道客戶每次買了多少米,大概到什么日子吃完,也知道客戶什么時候領取薪水,屆時再上門收回賣大米的錢。王永慶還提供送米上門的服務,他不僅會把大米送到客戶的家里,而且會幫助客戶把米缸里的陳米拿出來,先把新米倒入米缸里,再倒入陳米。這樣一來,客戶就可以先吃陳米,再吃新米。因為服務很用心,王永慶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后來,王永慶積攢了一些錢,不但租下來一個更大的店鋪,而且利用店鋪的后院為客戶碾米。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正是這樣一步一步努力向前,王永慶才能把事業做大。
在如今的職場上,有太多人都會犯眼高手低的錯誤——對于自己評估過高,在做事情的時候,卻把事情做得很糟糕。因此,他們不但給他人留下了糟糕的印象,也令自己的信心受到打擊。人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理想和志向多么遠大,總是要腳踏實地堅持前行,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到達人生的巔峰。所謂欲速則不達,正是告訴我們人生很多時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只有主動吃苦,甘于吃苦,并吃苦在前,我們在人生之中才會有更好的表現。
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要想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強大,就要以苦難來打磨自己,讓人生變得充實而精彩,讓人生在吃苦之后獲得珍貴的甜。
上一篇:放開手腳,才能施展拳腳
下一篇:有付出,人生才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