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jié)有感:愛是最佳存在方式
聽人講到一個真實的事例:她的一個閨蜜很愛丈夫,倆人想讓自己的生活充滿愛和美,于是每次做愛接近高潮時,暫停,一起念幾句詩,然后再進入高潮。聽上去真夠驚世駭俗的,可是人家卻樂此不疲。
沉浸在愛與美中其實是一種最佳的生存方式。愛有兩種存在方式,一種是激情狀態(tài),一種是柔情狀態(tài)。激情狀態(tài)往往是追求愛時的狀態(tài);柔情狀態(tài)則是得到愛時的狀態(tài)。無論兩種當中的哪一種,都強過沒有愛的關系。人在愛中才能感覺到存在的快樂,而在沒有愛的關系中,感覺到的只有麻木和遲鈍,缺乏存在感。
我在生活當中見到過很多沒有愛的關系,所謂“搭幫過日子”,統(tǒng)計表明這樣的夫妻關系能夠占到一半(那是一次北京市婚姻質量調查的結果,既不是40%,也不是60%,而恰恰是50%,讓我感到有些意外)。這類人的生活不過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也不能說就不是日子,可是存在感很弱很弱。當事人大多從來不想所謂存在這件事,或者不懂,或者不愿想,或者懶得想。一般會持“想它有什么用”的態(tài)度。
另外整整一半的夫妻是有愛的,他們在問卷的選擇題中選擇了“夫妻感情非常好”“對方很愛我”“我很愛對方”。由于有愛,他們的生活比無愛的關系要幸福美滿,我相信,這類人的存在感應當比前一類強烈了很多,他們會彼此更加珍惜,他們會更加快樂。
在這一半有愛的關系當中,有少數人是處于激情狀態(tài)的,就像本文開頭提到的那對小夫妻,而處于激情之愛當中的人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不管他們對對方的感覺是出于錯覺還是帶有夸張的成分,不管他們的激情在旁人看來多么瘋狂,多么匪夷所思,當事人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們的存在與一般人相比濃度更高,密度更大,夠得上薩特所說的“如果存在,就要存在到這種程度”。
上一篇:心有所屬
下一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