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我們大家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至理名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句古語之所以流傳千年,在于它是真理,這說的就是逆境及不斷進步的勇氣對人的巨大價值。我們大家都知道,當蘋果熟了的時候它就開始掉落了,同樣,當一個人感到自滿開始追求享受的時候他也就開始失敗了。數學上的拋物線永遠是這樣,到達頂點后不上升就必然開始下降。因此,逆境、挫折、失敗等對人是有巨大價值的。它們能激發人的力量,讓人真正認識自己,磨難能給人勇氣,在戰勝磨難的過程中人的勇氣和意志被開發出來,變得連自己都有些驚嘆。而當一個人處于安逸的環境中的時候,他的各項身體機能包括心理機能就開始退化,慢慢他就越來越沒有勇氣進而妄談取得什么成就了。
在我國北方的沙漠中,有一種樹——胡楊,它和一般的楊樹不同,它能夠忍受荒漠中干旱、多變的惡劣氣候,對鹽堿有極強的忍耐力。在地下水含鹽量很高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照樣枝繁葉茂,人們因此贊美胡楊樹為“沙漠的脊梁”。為了生長發展,胡楊樹長出不同的葉子,大葉子吸收陽光,而小葉子則是為了減少水分的散失;葉片上有臘質,能夠鎖住每一粒水滴,可以說再沒有什么樹能夠比胡楊更加堅忍的了。而事實上,每一個成功人士就是一棵胡楊。他們明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
關于“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個話題,李嘉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創業可以使人生的命運徹底改變,只有走到這一步才算是賺錢的開始。幾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曾經歷過艱難困苦的創業時期。創業是成功者的熔爐,是事業巨人成長的搖籃,是贏得財富的第一步。”在財富界一個個閃耀的明星中,李嘉誠如是,俞敏洪如是,而比爾·蓋茨更是深知此理。
在科技發展日益迅速的今天,比爾·蓋茨常常對他的員工們說:“我們離破產只有18個月。”在微軟剛開始起步的時期,比爾·蓋茨的生活,除了和有合作意向的公司談生意或者出差,再就是在公司里通宵達旦地工作,甚至常常會工作到深夜。有時,秘書清早來上班,就會發現他竟然躺在辦公室的地板上鼾聲大作。因此,他的合伙人保羅·艾倫經常說他是個工作狂。在研究DOS系統時,他曾經打電話告訴母親,自己將“消失”6個月,潛心研究DOS系統,以完成與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交易。
蓋茨曾經在媒體采訪時描述他普通的一天的工作進程:“早晨9點上班,工作至午夜,其間與一些同事共進午餐,午夜之后,我乘車回家,讀1小時如《經濟學家》之類的雜志。”這就是這位工作狂人的生活。1993年,他每周仍然工作6天,每天工作13個小時。即便是微軟發展到“航空母艦”的規模以后,比爾·蓋茨也沒有放松自己的工作。他經常在夜晚或凌晨發電子郵件給他的下屬,內容是關于他們所編寫的計算機程序。在微軟最輝煌的時期,他每天仍然至少要花費六七個小時的時間來檢查編程人員編寫的軟件,并給出自己的修改意見。
由此我們可以看見,比爾·蓋茨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精神演繹到了極致,所以,他也成了世界首富。持續不斷的奮斗意識和毫不享樂的工作精神,讓他領跑世界軟件業幾十年。其實,對于每一個有志于成功和幸福的人來說,都一定要充分認識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真理性,不要懼怕人生中的磨難,不要喪失奮斗的勇氣。古今中外,多少成功的案例都說明在逆境中生存的重要性。中關村百萬富翁第一人王江民,3歲時患過小兒麻痹癥,從未進過大學校門,20多歲還在一個街道小廠當技術員,38歲前還不知道電腦為何物。但他從上中學起就開始磨煉自己的意志,當他40多歲來到中關村,面對商業對手的不擇手段,面對欺騙和打擊,都能堅持不懈,中關村能人雖多,倒讓一個從未進過大學校門的人拔了百萬富翁的頭籌。
如今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想成功、發財,特別是很多年輕人,但最終能夠邁出步伐并堅持下來的卻少之又少。因此,要想掌握自己的命運,就要有能接受各種各樣磨難的意識。《孫子兵法》有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實人生的每一天也就相當于作戰,四平八穩的生活中其實潛伏著各種危機,至少時間在過吧,你的生命在老去吧;至少你有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消費吧,這也需要生活成本;至少你的競爭者在奮斗吧,因此,你若放松不遠的將來你就被甩得遠遠的;而且,生活中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挫折與危機,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好“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的思想準備。
近兩年,我國明星吸毒事件層出不窮,滿文軍、謝東等紛紛爆出了吸毒的丑聞。明星在成名之前,可以說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比如滿文軍在成名之前,家庭貧困,早早出來養家糊口,在社會上打拼。當他從老家農村來到北京的時候,舉目無親,一切都得全靠自己。滿文軍在大熱天騎著自行車在北京的大街上狂奔,以便趕到酒吧去賣唱,而唱完后已然是午夜了,早已沒有了公交車,的士又打不起,于是又匆匆地吃過一碗面往簡陋的房子趕。有時為了生活,滿文軍還得搬運笨重的物品,以換取生活費。每天很重的麻袋壓在滿文軍身上,累得他汗流浹背。可以說,這個時候的滿文軍,是一個奮進者,一個生于憂患者,他苦苦地奮斗、不懈地努力著。而最終,他也獲得了上帝的垂青,以一曲《懂你》紅遍大江南北。
但成名后的滿文軍等人,生活開始腐化,高消費、比名牌等思想開始出現。燈紅酒綠、花錢如流水,安逸的生活也讓他們的奮斗意識早已蕩然無存,早年的苦苦打拼已然成為了他們腦際一些遙遠的記憶。于是,他們開始變質了,脫離奮進,脫離憂患。而空虛無聊、追求刺激等行為開始出現,最后就粘上了吸毒等站在人民對立面的不法行為。他們的落網,也給廣大人們上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一課。
是的,巨大的誘惑和對困難的恐懼征服了許多人。前進的勇氣如果不能持之以恒,便不能有效防備懈怠這個大敵,不能把人們一如既往地引向更美好的事物,而懶惰則是安于平庸的先兆,所以,進取心的第一個敵人是懈怠。當人們滿足于低標準,不再為更好的未來而努力時,他就會在體力、精神和道德上走下坡路。相反,如果他們真誠地希望通過不懈的努力來改善自己的處境,就會造就更加高尚的人格。因此,在逆境中持續努力是進步的唯一途徑。
好多人覺得自己不成功是命運的安排,其實世間并沒有主宰人們浮浮沉沉的命運。“我們并不聽從命運的安排,我們才是自己命運的主人。”人若敗之,必先自敗。承認自己是低人一等,自愿充當低等角色的人真的會成為低等的人,因為他認為所有的好事都是屬于別人的,而這是一派胡言。世界屬于能征服它的人,只要你謹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真理,持續不斷地努力,你一定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吉姆·羅杰斯出生于小城鎮,在20世紀70年代,他與喬治·索羅斯合伙,共同建立量子基金,后來又成為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他曾兩次環游地球并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被《時代周刊》稱為“金融界的印第安納·瓊斯”。他兩次周游世界,在一些最不可能的地方進行著非常有利可圖的投資。
羅杰斯將他的很多成功都歸于刻苦勤奮。他說:“我并不覺得自己聰明,但我確實非常刻苦勤奮地工作著。如果你能非常努力地工作,而且很熱愛自己的工作,你就有成功的可能。”他認為,每個人都夢想著賺很多的錢,但是要賺到那么多錢是不容易的。
當羅杰斯還是一個專職的貨幣經理時,他曾經講過這樣一句話:“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工作。在工作做完之前,我不會去做任何其他事情。”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在和索羅斯合作時,羅杰斯的刻苦勤奮表現得尤為瘋狂,在哥倫市環道上的辦公室里,他不停地工作,10年的時間沒有休過一次假。后來喬治·索羅斯在回憶錄中曾經這樣寫道,羅杰斯一人干了6個人的活兒。
不受百煉,難以成鋼。一個人的成功,機遇、天賦、學識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刻苦勤奮。只要你在任何環境中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刻苦奮斗,你一定能獲得持續的回報。
“你的理想需要重新擦拭,因為它們已蒙上灰塵。你開始變得懶散了,你開始習慣于放松自己了。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萎靡不振、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讓自己的抱負煙消云散的人取得了什么驕人的成就。小伙子,現在,我打算緊跟在你的身后監督你,直到你恰到好處地對待自己時為止。這種‘放松自己’的哲學絕不可能使你達到理想。你必須認真地檢討自己,否則,你就會成為時代的棄兒,被時代遠遠地拋在后面。”
“我相信你以后一定比現在干得更好。從今天開始,你就應該有這樣堅定的決心,即從今晚開始,你就要從你的工作中得到你以前更大的回報,你就要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工作。你必定會成為一個勝利者。振奮起來,清除你頭腦中的各種陳腐觀念,掃掉積在你大腦中的思想灰塵。思考,再思考,不斷地思考,直到達到你心中的理想!不要再稀里糊涂、沒精打采地過日子。如果這樣,就與行尸走肉無異,你趕緊開始行動吧!”
朋友,聽了以上的智者之言,你有什么感想呢?
上一篇:點擊潛意識,清除心理障礙
下一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