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自尋煩惱
有些事情本來是不值得放在心上的,很多人卻將其當成是一個無法排遣的煩惱,郁積在心里,以至于整天愁眉不展、叫苦連天。這就說明,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很多煩惱都是自找的,這樣一來,就不可能獲得淡定、寧靜的悠然生活。所以,想要快樂和寧靜,就不要自尋煩惱。
美國小說家德萊塞曾說:“不要無事討煩惱,不作無謂的希求,不作無端的傷感,而是要奮勉自強,保持自己的個性。”煩惱是一把搖椅,一旦你坐上去,它就會一直搖呀搖,總也停不下來,如果你跳下搖椅,它自己就會慢慢停下來。
生活中本沒有那么多的煩惱,其實一切都是因自己內心的情緒、思考方式的轉變造成的,也就是說你是在自尋煩惱。生活本來就充滿了艱辛,再自找很多煩惱、麻煩,豈不是會讓自己失去輕松,變得疲憊不堪?
有一位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
他要求一群實驗者在第一周的星期日晚上把第二周可能會出現的煩惱事都寫下來,然后投入一個大型的紙箱中。到了第三周的星期日,他與實驗者逐一核對每項煩惱發生的情況,結果發現其中90%的擔憂并沒有真正發生。
接著,他又要大家把那10%真正發生的煩惱重新丟入紙箱中,過三周,再來尋找解決之道。結果到了開箱那一天,他們發現剩下10%的煩惱已經不再是煩惱了,因為他們有能力應對。
煩惱是自己找來的,這就是所謂的自尋煩惱。據統計,一般人的憂慮有40%屬于過去,有50%屬于未來;在屬于未來的憂慮中,有90%的憂慮從未發生過,而剩下的10%是能夠輕松應對的。
可見,有了煩惱并不可怕,只要你能夠淡定一些,理清頭緒,從容地去應對,就會使那些憑空產生的煩惱逝去,也會使看似真實的煩惱變得不值得一提。
富蘭克林·皮爾斯·亞當斯曾以失眠來比喻自尋煩惱的人。他說:“失眠者睡不著,因為他們擔心會失眠;而他們之所以擔心,正因為他們不睡覺。”而煩惱的人也正是如此,常常擔心自己會煩惱,所以煩惱也會找上他。糾結在煩惱中,心浮氣躁,所以他們常常不快樂、不輕松。
馬克·吐溫晚年時曾感嘆道:“我的一生大多數時候在憂慮一些從未發生過的事,沒有任何行為比無中生有的憂愁更愚蠢了。”何止是馬克·吐溫,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曾經或者正在憂慮一些從未發生的事,這種無中生有的憂愁也讓他們難以得到心靈的寧靜,難以得到真正的快樂。他們往往容易將他人的事情看得明白透徹,然后以智者的姿態,豁達的胸襟去勸誡別人,告訴別人:“不過是小事一樁,不必放在心上”。然而當自己面臨同樣的事情,他們往往會當局者迷,自己和自己較勁,被煩惱困住。實際上,這種較勁是毫無意義。
煩惱是自己找的,大多數的煩惱都是無中生有。所以,我們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淡定平和一些,這樣,問題就會變得簡單很多,煩惱也將不驅而散。正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自尋煩惱,是一條漆黑漫長的路,只會使你越走越黑,使你見不到希望,使人生變得黯淡無光。因此,當煩惱本不存在的時候,不要無中生有,避免“胡思亂想”,以此來杜絕自尋煩惱的出現,做到心境平和淡定。只有心態、思維、心靈都趨于寧靜,才不會自尋煩惱,也才能擁有淡定寧靜的悠然生活。
上一篇:不要給生命預留焦慮的時間
下一篇:不要自己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