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受罪的高跟鞋:
烏托邦式沖動
多數女人都愿意穿高跟鞋,除了在一些職業不方便或者不允許穿高跟鞋的單位。基本上,不管個子高矮的女人都穿過高跟鞋。高跟鞋穿著不舒服,走路困難。長期穿高跟鞋,甚至會給腳、膝蓋和背部帶來損害??蔀槭裁丛S多女性還是繼續穿著高跟鞋呢?簡單來說,是因為穿高跟鞋的女性更容易吸引他人注意。
高跟鞋誕生于18世紀路易十四王朝的法國。當時,宮里許多年輕貌美的宮女耐不住宮廷生活的寂寞單調,常常溜出宮去參加各種民間的社交活動。路易十四很生氣,頒布了一系列宮廷禁令,但仍阻止不了宮女們外出。這時,有人向路易十四獻計說,這些宮女之所以能一轉身就沒了影,關鍵在于腳下沒有羈絆。倘若能想出點子,使她們行動不便,她們就不能輕易出宮了。路易十四聽后,認為這是個好主意。但是采用什么方法呢?用腳鐐之類的器具將她們套起來,太缺乏人道,而且對那些嬌滴滴的宮女施用刑具,也于心不忍。再說,如果宮廷里到處都是戴著腳鐐的宮女,那么宮廷還有什么高雅、文明可言?看來只有在鞋子上做文章。于是,他命令鞋匠設計一種刁鉆的鞋子,以整治那些愛溜出去的宮女。當時,法國舞臺上的悲劇演員穿的是一種全高型的戲劇鞋,鞋匠從這里得到啟發,創造出了后高跟鞋。
當時,路易十四指著一堆造型別致的高跟鞋,令宮女們穿上時,宮女們嚇得叫苦連天,千方百計不肯穿,但王命難違,最后只得哭喪著臉穿起了高跟鞋。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煉后,宮女們卻又行走自如了。而且,她們發現穿高跟鞋能使身材顯得修長優美,竟喜歡上了高跟鞋,非高跟鞋不穿。巴黎的時髦女性見到高跟鞋,大為贊嘆,競相仿效。于是,高跟鞋由宮廷傳遍法國,又傳遍世界。
高跟鞋最初是男性社會為女性的身體自由所設定的羈絆,之后逐漸地發展為社會大眾、甚至女性本身所公認的魅力標志。文化心理指出,這種行為是一種烏托邦式沖動,即“通過改變自己的身體,以提高自己的社會位置”。
對英國金融、報紙和衛生保健領域處于最高職位的500名女性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七成女性表示,工作中穿高跟鞋會自然而然地感到自己更有實力,對自己的能力也更有信心。這表明,高跟鞋已經成了職業女性在職場上的自信來源,對于她們更意味著成功。
在《理智與情感》中,簡·奧斯汀形容艾莉諾時說:“她有著優雅的膚色,容貌端莊……身材尤其好?!笨烧f到艾莉諾的妹妹,簡·奧斯汀卻說:“還算俊俏。她的身材,雖說比不上姐姐那么端正,可因為身高有優勢,反倒更動人?!备吒俗屌丝雌饋砀咄?,還能使女性挺胸翹臀,從而突出女人的外表特征??梢娕巳淌芨吒菫榱送怀錾砀撸@得更加美麗。
問題在于,如果所有婦女都穿高跟鞋,這種優勢也就齊平了。畢竟,身高只是個相對現象,比別人高幾寸當然很好,至少不比別人矮幾寸??梢姡x擇有時是一種特定社會狀態下不得已的,一定要做出的決定??扇绻袐D女都穿上高跟鞋好讓自己高上幾寸,她們之間的相對高度也就恢復了原樣,跟大家都穿平底鞋時一樣了。如果婦女們能集體決定穿哪種鞋,估計所有人都愿意放棄高跟鞋??梢坏┯腥怂酱└吒瑏慝@取優勢,這一約定就沒法維持下去了。因而是否選擇勉強自己,適應麻煩的高跟鞋,還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做出具體的分析。
上一篇:視而不見:認知資源有極限
下一篇:讓腦子吃一頓饕餮大餐:閱讀養心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