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步積累,終有所成
世界上沒有一步登天的奇跡,所以成功者總是恪守“腳踏實地”的原則,做任何事情都循序漸進。他們明白,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從小事做起,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們只專注于現在所擁有的工作,認為用投機取巧的方法來獲得成功是永遠不可取的,即便可能在短時期內能獲得一兩次的成功,終究無法獲得長久的成功。他們更愿意通過慢慢添加一磚一瓦,踏踏實實地堅守自己的位置,最后打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猶太人哈同在1872年獨自一人來到中國上海謀生,當時24歲。他看起來是一個年輕力壯的青年人,但是他身上除了自己穿著的衣服以外,一無所有。他既沒有一點資本,也不懂專業知識和技術。但是他來中國是為了賺錢發財的,于是,他根據自身的情況,決心從找到一個立足點開始。
他憑著自己長得魁梧高大,在一家洋行找到了一份看門的工作。哈同并沒有為自己的這份工作感到丟臉,他認為通過為別人看門賺來的錢也是一種報酬,這并不會使自己失去身份。他希望以這份工作作為一個立足點,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積蓄力量,終會找到能賺更多錢的路子。
哈同對自己的工作非常認真,忠于職守。另外,他還常常利用自己晚上休息的時間閱讀一些經濟和財務方面的書籍,來增長自己的知識。老板漸漸發覺哈同是個出色的員工,而且很聰明,于是就把他調到業務部門當辦事員。哈同一如既往地工作,業績也越來越突出,逐步被提升為行務員、大班等。這時候,他的收入已經大大增加了,可是滿懷志向的他并沒有知足。他想擁有自己的企業,于是,他在1901年離開了工作崗位,開始自己獨立經營商行。
哈同為自己創辦的商行取名“哈同商行”,主要以經營洋貨買賣為主。他獨特的眼光使他發現洋貨在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品不是很多,而這樣的話消費者就難以“貨比三家”。因此,他神不知鬼不覺地獲得了高額利潤,使自己的商行越辦越大。
哈同能夠從一個看門工做到商行的老板,正體現了敬業精神的力量。看門工,可能是大多數人都瞧不起的活,是別人不愿意干的,他們覺得自己相貌堂堂、年輕高大,怎么會屈于當看門工呢!可是哈同不這么認為,他把這作為成功的一個起點。我們如果注意哈同的工作歷程,就不難發現他成功的秘訣,那就是“腳踏實地,循序漸進”。他對自己的每一份工作都做到勤勤勉勉、忠于職守,并且不是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漸進,慢慢登上成功的山頂。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聰明的猶太人正是堅信這樣的道理,才能夠在世界享有盛名。中國也有句相似的格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它們所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我們在面對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都要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地努力,如此才能獲得最后的成功。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凡成大事者,都需要從小事做起,踏踏實實地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小事做多才能成就大事。
上一篇:“貧窮和疾病不是偷竊的理由”|訴諸憐憫
下一篇:不因他人之言而輕易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