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讓孩子喘不過氣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而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越來越高,父母迫切地希望孩子成才,導致孩子的學習負擔越來越重,而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越來越強。心理學家建議,成功需要一步步地努力,過高的期望值很容易讓孩子迷失方向、看不到出路。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由來已久,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是我國目前許多獨生子女父母普遍存在的現象。通常孩子到了三四歲,父母就開始琢磨應該讓孩子學點什么,假如是孩子本身愿意去學,那也就無可厚非,但我們看到更多的是父母威逼利誘讓孩子去學這個學那個,結果弄得自己苦不堪言,而孩子也失去了快樂的童年。
5歲的小文是家里的獨生女,爸爸媽媽都對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要求女兒在各個方面都能表現出色。為了讓小文有一技之長,爸爸媽媽一口氣給她報了鋼琴、小提琴、繪畫等多個學習班。小文因此變得很忙,本來可以放松一下的周末竟然比平時學習還累。
雖然如此,一段時間之后,小文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在學校以外的活動中也有出色的表現。在爸爸媽媽眼里,小文越來越優秀了,他們更加堅定地給小文灌輸著“事事爭第一”的思想,不過小文卻慢慢表現出了一種病態的敏感。即便是爸媽、老師的一個眼神,她都猜想是不是自己哪方面沒有做好,身邊的同學受到老師的表揚讓她感覺到不小的壓力。小文陷入了緊張和郁悶之中,偶爾表現出有些“神經質”。
很多父母對子女抱太大的希望,經常不自覺地給孩子施加壓力,強迫孩子在小小年紀就去學這學那。結果,許多孩子對學習產生了厭惡情緒,有的還嚴重影響到身心健康。“望子成龍”是許多父母的美好愿望,這是無可厚非的,不過父母必須明白不是每個人都成得了“龍”,不要苛求自己的孩子,也不要讓孩子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父母的期望值過高對孩子而言并非是一件好事情,有時候甚至會導致可怕的后果。有的孩子本來有自己的優勢所在,不過假如父母的期望值過高偏離了孩子本來的情況,就會讓孩子產生不自信、沒動力,甚至厭煩、叛逆等心理,這不僅不利于孩子的進步,反而容易讓孩子的心理出現問題。
小貼士
1.什么是成功的教育
父母怎么樣才算對孩子盡到了責任,怎么樣才算教育孩子成功?或許父母都喜歡用“出人頭地”“成名成家”來衡量。實際上,教育的最高理想不是培養多少不可一世的大人物,而是培養出多少和諧幸福的人。對父母而言,教育孩子不一定要把他培養成教授或博士才算成功,關鍵是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2.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父母應該設身處地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照顧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實際能力,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父母預先設計的軌道成長,千萬不要對孩子提出過高的期望要求,需要注意給孩子減輕過重的精神壓力。不要將孩子人生的最大砝碼僅僅押在學習成績的拔尖上,畢竟,培養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美好的品格和良好的動手能力,遠比考試成績更重要。
3.降低期望值
父母要想讓孩子快樂地成人成才,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態,降低期望值,給孩子減壓,根據實際情況和孩子一定制定合適的奮斗目標。父母平時要注意不只看孩子的考試分數,更要幫助孩子發現長處和分析不足,做到揚長避短。對已經出現的問題,要給孩子指出以后努力的方向,以孩子樂于接受的方式教育,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上一篇:最大的快樂是勞動和工作的快樂
下一篇:沒有永遠的敵人,學會從敵對走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