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太陽傍晚下山,是因為保姆阿姨回家了”|因果混淆
有一個喜歡思考的孩子,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現象:
每天早上,太陽都會升起,到了傍晚,就會落山,也不知道它藏到了什么地方?為了弄清楚太陽到底去了哪兒,這個孩子在每天太陽落山的時候都會盯著太陽看。可是,無論怎么觀察,他依然找不到問題的答案。
后來,這個孩子又注意到了一件事,他家的保姆阿姨,也是早上出現在他家,傍晚離開,然后就不見了。孩子好奇地問:“阿姨,您晚上去哪兒了?”保姆告訴他:“孩子,阿姨晚上回家了。”
就這樣,孩子把保姆阿姨的來去和晝夜循環聯系在一起,得出了一個結論:因為保姆阿姨回家了,所以太陽也回家了。
孩子的想法頗具童真的味道,但這樣的邏輯錯誤,卻不只發生在孩子的頭腦中。許多成年人,也喜歡把“接連發生”的事件引為環環相扣、互為因果。實際上,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是錯的,屬于因果混淆。事物之間有相關性,并不能證明它們存在因果關系。有時,兩者之間的因果恰恰相反,或者兩者之間根本沒有任何關系。
我們經常會在生活中聽到或看到這樣的推理——
·研究發現,越是成功人士,睡眠時間越短。
·研究發現,去醫院越多,越容易生病。
·研究發現,兒童時期吃西藍花越多,成年后的職業收入往往也越高。
……
事實上,這些推理都存在嚴重的邏輯錯誤,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因果混淆。
照這樣的說法,要是不睡覺,是不是就能變成富豪?就算生病了,也別去醫院?現在賺錢少,是因為小時候吃的西藍花太少?這里的每一個事件之間都只是相關關系,但這種相關關系,是推理不出因果關系的!
把相關關系與因果關系混淆,是人們經常會犯的錯誤,也是很危險的一件事。盡管原因先于結果出現,但先于結果出現的還有許多其他因素,而其中有很多并不是引發結果的原因。我們在分析事物時,一定要謹慎,不能把巧合的相關關系視為因果關系。否則的話,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以后在生活中,如果有人向我們指出兩件事情之間有相關性,并假設它們為因果關系時,請務必記得問一句:“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釋這種關系?”
上一篇:“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斷章取義
下一篇:“夸獎讓學生成績下降,責罵讓學生成績進步”|回歸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