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自己的長處
瑪麗是一位心理治療師,她對生活充滿了焦慮質疑。
“我其實很怕人,”她對朋友彌麗爾·奇說,“好笑吧?”
一個心理治療師竟會怕人,可是瑪麗真的就是這樣。碰到新的患者,瑪麗總是充滿預設立場、滿心懼怕。
“真的能幫他們嗎?該不該把他們轉到更能替他們解決問題的治療醫生那兒?他們會怎么看我?”大多時候,瑪麗惶惶不可終日,每次開始咨詢前,瑪麗都得對自己加油打氣一番。
在瑪麗的成長過程里,總覺得和兄弟姐妹格格不入,自己和他們一比,更是相形見絀。這樣的自我認知一直伴隨到現在。她常把自己的患者轉診給同業,原因并非無法對癥下藥,而是她心里總覺得自己不適合。
如同瑪麗說的:“我對患者沒有那么投入,我在診療室花很多時間和他們在一起沒錯,可是心里總會不斷想著:我做得如何?我是多么不適合擔任咨詢的工作,該不該讓他們去看別的心理醫生?我滿腦子都被這些念頭占據。”
除了自己對患者談話的內容,瑪麗還會假想另一位治療師會如何處理。有時她會忘記這些紛擾的思緒,真正幫助患者解決問題,可是情況很奇怪,她的意念非常混亂。
“當了幾年的心理治療師,我會督促自己加強咨詢技巧,好幫助更多人,可是我也擔心自己會陷入流沙中無法脫困。不論我花多少力氣證明自己是個稱職的心理治療師,任何時刻都有可能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勝任這個工作?!?/p>
瑪麗說,“10年來,我知道這種感覺緊緊跟隨著我,可我就是沒辦法讓它停止。自從知道自身體驗的本質是來自每1分每1秒的意念后,那種無法勝任的感覺就不再困擾我了?!?/p>
彌麗爾·奇問她自身真正的改變是什么。
“我變得更了解自己,”瑪麗說,“我沒有什么事情好怕的,擔心受害的感覺皆存于腦子里,全都是自己的意念的原因。一旦想起這點,我就覺得好多了,雖然還是免不了會對自己的能力感到質疑,可是一想起這一切都是意念在搞鬼后,這些負面的念頭就消失了?!?/p>
瑪麗還說:“我現在能干心靜氣地和患者相處,可以完全把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而非放在自己身上。我傾聽患者說話,也聆聽自己內在的智慧和洞察力,它才是助我一臂之力替患者解決問題的真正力量?!?/p>
經過了這些,她如今真的對自己感到滿意,也覺得自己可以勝任一切,因為只要想起意念是自己所造的,過去那些缺乏自信的想法就煙消云散了。她終于發現自己真正的潛能,因此,現在可以發揮所長,替患者解決問題。
上一篇:千萬不要自作聰明
下一篇:只專注于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