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舊時師生恩義重 今朝手足情誼深
——毛澤東與毛宇居
毛宇居:1881—1964年,譜名毛澤啟,字先甲,又名蕊居、禹居,毛澤東的堂兄。自詡“韶麓散人”,有“韶山一支筆”的美譽。1906年毛宇居和郭伯勛一起在井灣里私塾為族弟授課10個月。1912年,于湘潭師范學堂畢業,繼續從事私塾教育。1921年前后,到云南滇軍“建國軍第六軍”軍長河海清手下任秘書。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馬日事變”后脫黨,一直在韶山教私塾。1950年,兩度當選湘潭縣各界人民代表會特別代表,1951年受聘為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1953年受聘為湖南省文史館館員。
1.只喝井里水 永遠養不長
1906年秋,毛澤東開始在井灣里私塾讀書,私塾的老師一個是堂兄毛宇居,一個是郭伯勛。由于毛澤東和毛宇居的特殊關系,所以毛宇居對毛澤東要求也格外嚴格。
可是毛澤東天生就是一個無拘無束的人,根本不懼怕毛宇居,不叫毛宇居先生,總是稱宇居大哥,雖然毛宇居多次糾正毛澤東這種隨隨便便的態度,但是毛澤東就是無動于衷,還是叫他大哥。
有一回,毛宇居外出辦事,規定學生預習功課,不許隨意走動。可是毛宇居走后,毛澤東馬上就背著書包來到了私塾后面的小山上。兩個時辰過去了,毛澤東將課文背熟了,又到樹上摘了很多毛栗子,這才向山下的私塾走去。他將摘來的毛栗子分給每個同學幾個,還特意分給了宇居大哥一些。
可是宇居大哥并不領毛澤東這份情,還批評了毛澤東。毛澤東不服氣,和毛宇居辯解,毛宇居非常生氣。下午,毛宇居仍然沒有消氣,讓毛澤東站在外面。后來他指著教室外的天井說,“你這么不服從管教,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本事,你就以天井為題作一首詩吧,作不出來先打你的屁股,再告訴你爹。”
毛澤東從來就不肯服輸,而且最反對先生對學生的體罰。但是毛澤東卻不怕對對子、寫詩這些懲罰。他圍著天井繞了兩圈,看著天井中央的那口水井,似乎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一邊走一邊琢磨,當他看到水井中往來游玩的小魚時,靈感來了。他在水井的旁邊站定,抑揚頓挫地吟哦道:
天井四四方,周圍是高墻;
清清見卵石,小魚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遠養不長。
毛澤東很輕松地躲過了毛宇居的處罰,毛宇居心里雖然感到不解氣,但是看到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里作出這么一首詩文來,心里也不禁暗自驚訝,同時詩里面還暗藏著對先生的諷喻,給毛宇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從此,毛宇居對毛澤東的態度改變了,開始對毛澤東另眼相看了。
2.真情書寫挽母聯 冒險珍藏《祭母文》
1919年10月5日,毛澤東的母親因患腮腺炎逝世,終年53歲。毛澤東得到這一不幸的消息,從長沙星夜兼程趕回韶山。當毛澤東他們趕到家的時候,母親卻已經入棺兩天了。
披麻戴孝的毛澤民一把拉住毛澤東,哽咽地訴說了母親臨終前的情景。澤民說,母親臨終時還呼喚著他們的名字……毛澤東心如刀絞,淚如泉涌,他撫著母親的棺木,仿佛母親呼喚自己的聲音仍然縈繞在耳畔。悲痛之中,他以淚和血,飽含悲傷與哀痛寫下兩副挽聯:
其一云:
春風南岸留暉遠;
秋雨韶山灑淚多。
其二云:
疾革尚呼兒,無限關懷,萬端遺恨皆須補;
長生新學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處尋?
毛澤東對母親有著無比深厚的感情。毛澤東從小就有遠大抱負,立志救國救民,走讀書救國之路,可是父親卻總想讓他輟學務農、經商。毛澤東的母親總是最能理解兒子的想法,她用請客之計,請來親友和塾師,趁酒醉飯飽之時,與毛澤東一起向他的父親苦苦懇求,開導他的父親,幾位塾師也稱贊毛澤東聰穎過人,能成大器,從中予以說情,使父親同意毛澤東繼續讀書。是母親使他走上了成才之路,也是母親勤勞善良的品德影響和培養了他。
挽聯將母親生前死后的情形,以及自己此時的心情,如泣如訴地表達出來。但是,短短的十幾個字,又怎么能夠將毛澤東對母親的哀思完全地表達出來呢!毛澤東守在靈前的油燈下,往事歷歷在目,他和淚寫出了一篇哀慟的《祭母文》:
嗚呼吾母,遽然而死。壽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
即東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艱辛備歷。
摧折作磨,因此遭疾。中間萬萬,皆傷心史。不忍卒書,
待徐溫吐。今則欲言,只有兩端。一則盛德,一則恨偏。
吾母高風,首推博愛。遠近親疏,一皆覆載。愷惻慈祥,
感動庶匯。愛力所及,原本真誠。不作誑言,不存欺心。
整飭成性,一絲不詭。手澤所經,皆有條理。頭腦精密,
劈理分情;事無遺算,物無遁形。潔凈之風,傳遍戚里;
不染一塵,身心表里。五德犖犖,乃其大端,合其人格,
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綱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獲。
精神痛苦,以此為卓。天乎人歟,傾地一角。次則兒輩,
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黃。病時攬手,酸心結腸。
但呼兒輩,各務為良。又次所懷,好親至愛。或屬素恩,
或多勞瘁。大小親疏,均待報賚。總慈所述,盛德所輝。
必秉悃忱,則效不違。致于所恨,必補遺缺。念茲在茲,
此心不越。養育深恩,春暉朝靄。報之何時,精禽大海。
嗚呼吾母,母終未死,軀殼雖隳,靈則萬古。有生一日,
皆報恩時;有生一日,皆伴親時。今也言長,時則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淺。此時家奠,盡此一觴,后有言陳,
與日俱長。尚饗。
毛澤東的母親以其中華民族婦女典型的溫柔、善良、勤勞的品行,給毛澤東以巨大的影響,同時這種愛心也使他對母親乃至中華民族有著一腔似水的柔情。這篇《祭母文》正好是對上述兩副對聯最好的注釋。
喪事辦完之后,毛宇居慧眼識珠,將《祭母文》和兩副挽聯珍藏起來,后來由于風聲緊,怕被國民黨搜查出去,毛宇居就將其藏在了墻縫之中,使這篇珍貴的文獻得以留傳。
3.毛宇居賦詩贊領袖 毛澤東寫信念老師
1949年10月,新中國誕生,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消息傳到韶山,毛宇居異常激動,夜不能寐,欣然命筆寫下《頌導師》七律兩首:
其一曰:
一領青衫運遠謀,手無寸鐵敵王侯。
拔山立海翻天浪,斬草除根解逆流。
饑溺為心能得眾,黔黎請命矢同仇。
最難主義堅金石,百折不回氣愈遒。
其二曰:
思想行為自得師,開誠領導廣推為。
成軍百萬皆精煉,立法三章更劍奇。
人道信心尊馬列,誰知濟眾媲牟尼。
一腔鐵血關天下,國爾忘家志不移。
接著,毛宇居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給毛澤東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書信,向毛澤東表示了自己激動和興奮的心情,并將詩稿一同寄給了毛澤東。毛澤東收到了家鄉的書信,而且是宇居大哥的書信,了解了家鄉的情況,心情也無比高興。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的時刻,毛澤東仍然沒有耽擱毛宇居的信,很快給毛宇居寫了回信,表達了對家鄉的關懷,對父老鄉親的思念之情:
禹居家兄:
惠示并詩敬悉,極為感謝。此間情形,澤連當可面達。順問闔族各前輩、同輩、后輩人們的安好,貴宅各兄弟子侄的健康。
毛澤東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其實,毛澤東和毛宇居的書信一直都沒有間斷過。1938年5月10日,毛宇居給遠在延安的毛澤東寫信,告知家鄉的一些情況。1949年11月通信之后,他們的通信更加頻繁,很多毛澤東自己不便處理的事情,毛澤東都通過書信委托毛宇居予以處理。毛澤東對毛宇居反映的情況也尤其重視,留下了很多領袖和老師之間鴻雁傳書的佳話。
4.相聚在韶山 分別于故園
1959年6月25日下午,毛澤東回到了久別三十二年的故鄉。毛澤東走進“松山一號”之后,對韶山派出所所長胡兆祥、韶山招待所所長趙伯秋說:“你們去把這里的山神土地找來。”接著又說:“把我大哥也接來!”
“山神”、“土地”是指韶山公社、大隊的領導,“大哥”就是毛宇居。
1959年6月,毛澤東與毛宇居在韶山。
毛宇居來到“松山一號”之后,毛澤東馬上從房間里出來迎接這個年逾七十的大哥,他拉著毛宇居的手,親切地問候毛宇居:“大哥,好哇!身體還健旺吧……”他們一邊說一邊興奮地向室內走去,毛澤東攙扶著老人緩慢地踏上了賓館的水泥臺階……
毛宇居被留在了“松山一號”招待所,他們暢談往昔的兄弟和師生情誼,毛宇居和這個當主席的堂弟度過了三天幸福的時光。
當天晚上8時左右,毛澤東在松山招待所設宴招待各位父老鄉親。被邀請的有毛澤東的親屬、師友、烈屬、老赤衛隊員、老地下黨員等等。毛澤東的堂兄當然也必不可少地來了,毛澤東親切地招呼他坐在了自己的身旁。
人都到齊了,毛澤東站起來說:“離開韶山幾十年了,今天我澤東三伢子特請各位長輩、親朋、革命老人吃餐便飯,敬大家一杯酒。”說著又起身到各席敬酒,當來到毛宇居身邊為毛宇居敬酒的時候,毛宇居老人顫顫巍巍地站起來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扶老人坐下,尊敬地說:“尊老敬賢,應該應該!”說完,毛澤東貼近毛宇居的耳朵說:“我過去是個調皮的學生,還造過你的反哩,你還記得嗎?”毛宇居笑著說:“記得記得,你也是個高材生,那時你愛看雜書,我還故意給你點《左傳》,你都能應付裕如啊!”他們之間有趣的談話使在座的人們發出了一陣陣歡快的笑聲……
1959年6月27日下午,短暫的相聚之后,分手的時刻來到了,毛澤東從招待所出來就開始和外面送別的人們握手,握手時間長達三個小時,一一和三千多名群眾握手告別……
毛澤東即將登車之際,毛澤東和毛宇居做最后的握別,毛宇居已經是老淚縱橫了:“主席……潤之老弟,望多保重!”
毛澤東雙手握著堂兄兼老師的手說:“宇居大哥,你也善自珍重!得便時我接你再到北京!”
毛澤東終于登上了汽車,車隊緩緩駛離了松山招待所,漸漸地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奔向遠方……
上一篇:《三顧特園為和平·兩黨同心共謀國——毛澤東與張瀾》毛澤東詩詞故事
下一篇:《趙樸初戲寫哭尼曲·柯西金喜獲見面禮——毛澤東與趙樸初》毛澤東詩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