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8】黨政干部法治教程
(張恒山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43.8萬字,2017年2月第2版,58元。)
△本書分兩個部分15章:一、法治建設要務:①完善立法體制機制;②建設法治政府;③實現司法公正;④加強法治社會建設;⑤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⑥尊重和保障人權。二、部門法學原理:⑦憲法的原理與實用;⑧行政法的原理與實用;⑨刑法的原理與實用;⑩民法的原理與實用;?知識產權法的原理與實用;?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的原理與實用;?環境保護法的原理與實用;?訴訟法的原理與實用;?國際法的原理與實用。
○法治的最初形態出現于英國1688年光榮革命之后的一系列立法變革中,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法律是1689年《權力法案》和1701年《王位繼承法》。
○法治是西方國家在先行進入文明轉型的過程中率先發現的一種較為先進的國家治理形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堅持中共的領導,人民主體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從中國實際出發。
○法治政府應具有依法行政、行政服務、行政公開、誠實信用、法律優先與法律保留、行政程序化、行政賠償、司法監督等八大理念。
○人無信不立,社會無信則無序。
○人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
○國家主權是指一個國家所擁有的獨立自主地處理內外事務的最高權力。
○憲法:促進國家權力有序運作;保障公民權利;協調社會矛盾。原理和原則:社會契約原理;人民主權、人權、法治、權力制約或監督原則。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保護法益、保障人權、維護社會秩序的基本法律,其內容就是對犯罪與刑罰的規定與適用。
○現代國家治理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不允許強者欺凌弱者。國家治理的理想境界就是確保各種利益矛盾、沖突都能得到公正的處理。
○國際法,主要是國家之間的法律。
(2017年4月20日晨0:20閱畢)
上一篇:信仰人民:中國共產黨
下一篇:全面從嚴治黨十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