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清代著名小說家。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其先世原本漢人,但很早就入了滿洲正白旗籍為“包衣”(奴仆)。高祖曹振彥立有軍功;曾祖曹璽在康熙二年(1663)任江南織造,曾祖母孫氏原為康熙奶母;祖父曹寅初為康熙伴讀,后歷任蘇州織造、江寧織造、兩淮巡鹽御史等職,深得康熙皇帝信任。康熙六次南巡,有五次以江寧織造署為行宮;曹寅之后,曹顒繼任江寧織造;曹顒死后,康熙又讓孫氏過繼曹頫繼任江寧織造。曹家三代四人先后為江寧織造,可見康熙對曹家恩遇之深。雍正繼位后,對康熙親信大臣予以打擊,曹家也受牽連。雍正五年,曹頫自江寧解送織物進京時騷擾驛站,苛索銀兩,被山東巡撫塞楞額參奏,加之虧空銀兩、暗中轉移家產等罪,雍正令免曹頫之職,查封曹家家產。審后,曹家在北京和江寧的奴仆及家產都被沒收轉賞給新任江寧織造隋赫德。隋赫德將曹家在北京崇文門外蒜市口的少許奴仆和房屋留給曹家使用,曹家從此急劇敗落。乾隆初年,曹頫曾一度被寬免,但不久又受牽連而徹底敗落。曹家雖為漢族,但早入滿洲旗籍;雖屬奴仆,但因受康熙皇帝信任而權勢顯赫;曹家與清王室有密切關系,家世命運與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政治斗爭風云有密切關系,曹家經歷了一個由盛而衰的發展過程。這樣的家庭環境和家世歷史對曹雪芹的生活、思想和創作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曹雪芹出生在江寧織造署曹氏宅內,童年處于曹家盛世末期,曾經歷一段“錦衣紈袴”、“飫甘饜肥”的生活。后遭家產被抄之禍,隨家遷往北京,過小康生活。傳說曾在內務府任“堂主事”,在右翼宗學當“舍夫”。并在此時與敦誠、敦敏兄弟結識。晚年遷居北京西郊香山附近,生活更加困難,過著“蓬牖茅椽,繩床瓦灶”的生活。后移居白家疃,家中變故不斷,生活更加困窘,“舉家食粥”。妻子病死,他曾續娶新婦。乾隆二十七年(1763)因愛子患痘疹病死,他哭子傷心,以酒澆愁,也傷病而逝。曹雪芹一生初經繁華,中遇變故,晚陷困境,經歷了曹家的由盛而衰的變遷,這種不同尋常的經歷使他對封建家族和社會風習中的世態炎涼有了更深切的體察,對當時現實的黑暗和罪惡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這為他的創作奠定了豐富的生活基礎和深厚的思想基礎。曹家是詩禮之家,曹寅善詩、詞、戲曲,曾主持刻印《全唐詩》,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曹雪芹也有良好的文學素養,這也為他的創作提供了必備的條件。他創作《紅樓夢》是在生活貧困的晚年,創作過程十分艱苦。《紅樓夢》第一回說:“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可見創作時間很長。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已有《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抄本流傳于世。可惜,全部書稿未能寫完,曹雪芹便離開了人世。曹雪芹以自己的家庭身世之感為基礎,廣泛概括18世紀中葉中國封建社會的現實,打破中國古典小說傳統的思想和寫法,盛世寫衰,創作了《紅樓夢》,把中國古典文學的現實主義推向新的高峰。《紅樓夢》成為具有世界意義的名著,曹雪芹也成為中國古典小說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
上一篇:曹禺
下一篇:曹魏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