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古今中外共馳騁 詩詞曲賦同欣賞
——毛澤東與他的英語老師林克
林克:1925—1996年,江蘇常州人。1954年秋到毛澤東辦公室擔任國際問題秘書,1957年以前主要分管國際問題,后來又負責國內問題和理論問題。在毛澤東身邊工作12個春秋。除秘書工作外,兼毛澤東英語教師。
1.主席細說慧能 林克聆聽法偈
一次,毛澤東和林克講起了六祖慧能的身世和學說,毛澤東說,慧能生于唐太宗貞觀十二年(638),出身于貧寒的農家。皈依佛門之后,一直是舂米的下等僧。后來,禪宗五祖弘忍尋覓新傳人,要眾僧作法偈,以觀個人的修行。其上座弟子神秀作了一首,深得眾僧推崇,但弘忍并不滿意。慧能反神秀之意,另作一首,得到了弘忍的極大賞識,因此他接受了弘忍的法衣,尊為神宗六祖。毛澤東說到興致盎然的時候,為了說明慧能敢于創新的精神,為林克背誦了兩首法偈,先背誦了神秀的: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接著又背誦慧能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毛澤東背誦了兩首法偈之后,為了使林克加深對慧能的理解,加深對慧能的創新精神的理解,又對慧能的法偈做了進一步的闡釋。毛澤東說,慧能的法偈指出世間本無任何事務,所以沒有塵埃可染;佛性本來是清凈的,怎么會染上塵埃呢?這種意境正好與佛教大乘空宗一切皆空、萬法皆空的宗旨最為切合,勝過神秀一籌。
林克聽了毛澤東的闡釋,對兩個法偈都有了深刻的理解。
2.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一次,毛澤東和林克聊天,談到了劉禹錫,毛澤東在這之前就曾和林克多次說起過“二王八司馬”的故事,說到劉禹錫,毛澤東自然又說起了二王八司馬的永貞革新,對柳宗元和劉禹錫的政治主張和哲學思想都非常欣賞,對他們的詩詞也格外稱道。
毛澤東和林克說得高興,興致所至,為林克揮毫手書了一首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蜀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雖遭政敵打擊,但是堅忍不拔,不屈不撓,敢于抗爭的向上精神,毛澤東的手跡更是蒼勁有力,入木三分,名詩名書,頗為珍貴,一直為林克所珍藏。
3.三封短信只說詩 一生常恨學識淺
林克在毛澤東身邊一共工作了十二年,他聆聽毛澤東的教誨,學習毛澤東的精神,一生受益良多。林克作為毛澤東的秘書,又負責毛澤東的英語學習,還經常接受毛澤東臨時安排的其他任務。很多時候,毛澤東和林克閑聊一些古今中外、詩詞曲賦方面的東西,林克常常嘆息的是自己詩詞知識的缺乏。
1957年10月2日,毛澤東在給林克的一封信里寫道:
請你找一部《六朝文絜》及其他六朝人各種文集給我為盼!
《六朝文絜》是清朝的許梿編選的,收錄了晉至隋的駢文七十二篇,文章多短小精悍,言辭華麗。
1959年12月21日,毛澤東給林克寫了這樣一封短信:
林克:
請查《焚書坑》一詩,是否浙人章碣(晚唐人)寫的?詩云: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燼)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毛澤東
十二月二十一日
1962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69歲生日,他創作了《七律·冬云》:
雪壓冬云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
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
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毛澤東將這首詩和一封短信一起交給林克,短信這樣寫道:
林克同志:
請將詩一首付印,于今天下午印成50份,于下午六時前交我為盼。
毛澤東
廿六日晨七時
這首詩作于毛澤東69歲的生日,人生苦短,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里,寫了這樣一首政治詩,一定是有所感慨,也可能是針對當時世界和中國的嚴峻形勢,抒發一下自己的情懷。
4.九重天上話徐州 八千子弟成夢魂
1957年3月19日上午,毛澤東乘飛機經徐州到南京,途中毛澤東和林克聊天,問道:“你讀過薩都剌的《徐州懷古》沒有?”林克說沒有。毛澤東說,薩都剌是蒙古人,出生于現在的山西雁山一帶,他的詩詞寫得不錯,有英雄豪邁、博大蒼涼之氣。這首詞的詞牌叫“木蘭花慢”,原題是“彭城懷古”。彭城就是古徐州,就是那個八百歲的彭祖的家鄉。徐州地區的沛縣是劉邦的家鄉。毛澤東越說興致越高,大家愈聽愈感興趣。毛澤東說著就用鉛筆寫出詞的原文:
古徐州形勝,銷磨盡,幾英雄。想鐵甲重瞳,烏騅汗血,玉帳連空。楚歌八千子弟(兵散),料夢魂,應不到江東。空有黃河如帶,亂山回合云龍。漢家陵闕起秋風,禾黍滿關中。更戲馬臺荒,畫眉人遠(張敞),燕子樓空。人生百年寄耳,應(且)開懷,一飲盡千鐘。回首荒城斜日,倚欄目送飛鴻。
接著毛澤東就細心地給大家講解這首詞,并由詞中的“鐵甲重瞳”,講到司馬遷的《史記》,并說重瞳子其貌不凡,“鐵甲重瞳”指的就是項羽,他騎烏騅馬,后來兵敗垓下,自刎烏江。
說到這里,毛澤東信筆在書本的下角寫下了一副對聯,對這段歷史進行了評價:
項羽重瞳,猶有烏江之敗;
湘東一目,寧為赤縣所歸。
這副對聯有一段故事。梁武帝末年,降將侯景發動了叛亂,后來湘東王蕭繹起兵討伐侯景。當時侯景的謀士王偉為侯景寫了一篇檄文,這副對聯是檄文中的一句。
飛機途經徐州只是轉瞬間,然而這如此短暫的時間就能引發毛澤東滔滔不絕的話題,對詩詞藝術、對古代歷史進行一番精彩的演說,談笑風生,說古論今,旁征博引,其非凡的記憶力和對中國歷史、地理、語言文學全面系統掌握的程度,令人由衷地嘆服。古今中外,偉人、領袖如毛澤東者能有幾人?
上一篇:《余江消滅血吸蟲·夜不能寐賦新詩——毛澤東與封耀松談詩》毛澤東詩詞故事
下一篇:《鄧穎超索要新詩·毛澤東得償夙愿——毛澤東贈詩鄧穎超》毛澤東詩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