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瑞明
《洛陽伽藍記》五卷,專記洛陽佛寺。其作者楊衒之,北平(今河北保定)人。他生活的時代,社會動蕩不安,人們多沉醉于佛事,以求超脫無邊的苦海。北魏統治者乘機以佛教麻醉人民,鞏固其統治,篤好佛理,大興佛寺,北魏在高祖孝文帝拓跋宏時期,寺廟增至一萬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后增至三萬余所,僧尼二百萬。以洛陽一地而言,公元68年(后漢明帝永平十一年)開始有白馬寺,到晉懷帝永嘉年間才有佛寺四十二所。公元493(太和十七年)北魏遷都洛陽以后,佛寺最多時達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到公元534年(天平元年)遷都鄴城,洛陽殘破,余下的佛寺尚有四百二十一所。公元547年(東魏武定五年),楊衒之重游洛陽,目睹“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墻被蒿艾,巷羅荊棘?!彼麖穆尻柍鞘械氖⑺ミ^程,認識到北魏王朝興亡的歷史教訓,深有所感,乃寫《洛陽伽藍記》。伽(qié茄)藍,是梵語“僧伽藍摩”的簡稱,指僧徒所住的園林佛寺。這部書以記佛寺為題,以記佛寺為重點,按洛陽佛寺所在區域,分為五卷,卷一城內,卷二城東,卷三城南,卷四城西,卷五城北,共記大小佛寺八十余,敘事要言不繁,文筆簡明清麗。
《洛陽伽藍記》記述洛陽佛寺建筑園林,對洛陽城的建制,以及歷史古跡多所描繪,每記一寺都有它的歷史或故事,卷一永寧寺條,說明此寺于公元516年(熙平元年),由靈太后胡氏(即魏孝明帝元詡之母)所立,“中有九層浮圖一所,架木為之,舉高九十丈?!备D即塔,頂上有金寶瓶,寶瓶下有承露金盤三十重(或作一十一重),周匝皆垂金鐸,這座九層浮圖上下共懸金鐸一百二十,“高風永夜,寶鐸和鳴,鏗鏘之聲,聞及十余里?!备D之北有太極殿,供奉著一些佛像,尚有僧房樓觀一千余間,中書舍人常景為寺寫了碑文。接著較多地敘述了爾朱榮、爾朱兆兄弟弄權起兵的經過,因為爾朱榮曾集合兵馬于此寺,爾朱兆曾囚禁魏孝莊帝(元子攸)于此寺。佛寺的大量興建,需要消耗許多建筑器材,需要征調大批勞力,勞民傷財,僧侶與官府勾結,“侵奪佃民,廣占田宅”,無惡不作。由寫佛寺而涉及到北魏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文化。
卷四法云寺條,著重描寫了王子坊,“其間東西二里,南北十五里,并名為壽丘里,皇宗所居也,民間號為王子坊?!碑敃r的帝族王侯,外戚公主,占有土地財富,爭修園宅,互相比富,“崇門豐室,洞戶連房,飛館生風,重樓起霧?!备呗柸朐频臉欠?,一幢接著一幢,他們的花園特別講究,“高臺芳樹,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園園而有。莫不桃李夏綠,竹柏冬青?!焙娱g王元琛夸耀豪富,派人到波斯購名馬,以銀做馬槽,用金做馬的環鎖。書中所寫的北魏統治階級的腐化墮落、揮霍浪費,皆是實錄。在北魏統治的四十余年間,高祖遷洛,太后臨朝,宦官用事,諸王爭立等事,書中皆有所反映,尤其是較為詳細地記載了當時中印關系史,繼法顯之后,在玄奘之前,當時處于承先啟后地位的有宋云、惠生等西行求法一段歷史??傊?,《洛陽伽藍記》反映了北魏王朝興衰的全過程,其中不少史料可補所謂正史《魏書》之不足,其史料價值頗高。
《洛陽伽藍記》中雖夾雜一些妖魔鬼怪之說,不乏迷信荒誕之處,但它是魏晉以來搜神、志怪、世說新語發展而為唐宋傳奇的一個重要階段或環節,在中國小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洛陽伽藍記》傳世刻本不少,各有長短,因抄刻舛誤,錯字脫文皆較多,以如隱堂本為最古最善。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范祥雍《洛陽伽藍記校注》,根據如隱堂本為底本,參照他本,作了大量??弊⑨?,給我們閱讀該書提供了方便,但仍保留著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楊衒之寫本書時,曾自為子注,后來子注與本文混在一起,迄今無法區別。
上一篇:金其《漢官六種》中國名著簡介
下一篇:王瑞明《清代學術概論》中國名著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