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余(yú)
90 余(yú)
【尋根溯源】
余姓源自春秋時秦國由余。春秋時,秦國上卿由余因避亂而落難于西戎。后來戎王派由余出使秦國,以示友好。秦穆公對由余禮遇有加,并重用由余,于是由余就留在秦國做官,官職上卿。他為穆公謀劃征伐西戎,秦國因此成為西方霸主。由余的后代,便有以余為姓的。
【變遷分布】
早期在陜甘發展,秦漢之后向東發展,尤其在蘇浙皖地區發展成為大族,在新安郡(今浙江淳安)、下邳郡(今屬江蘇)、吳興郡(今浙江臨安至江蘇宜興一帶)等郡形成余姓望族。唐代時期,已經遍布長江中下游地區,并進入閩贛粵。宋明時期,在福建、湖北、江西、浙江聚集。在當今以四川、廣東、云南、江西最為集中。
【名人薈萃】
余靖:宋代諫臣。曲江(今屬廣東)人。以敢直言著稱。在宋仁宗天圣年間,與歐陽修、王素、蔡襄并稱“四諫”。范仲淹被貶時,朝野百官不敢吭聲,唯有他出來為范仲淹主持公道,結果一同被貶。后任右正言,多次上書建議嚴賞罰,節開支。他又曾三次出使遼國,因用契丹語做詩被劾。不久又被起用,加集賢院學士,官至工部尚書,著有《五溪集》。
余端禮:南宋大臣。衢州龍游(今浙江省衢縣)人,南宋宰相。官至吏部尚書,擢同知樞密院事。與趙汝愚共贊寧宗即位,進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慶元元年(1195),拜右丞相,二年,遷左丞相,尋出判隆興府,改判潭州,移慶元,復為潭帥。嘉泰元年卒,年67歲。
余闕:元代官員。廬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元代監察御史(先祖為唐兀人),居河西武威(今屬甘肅省),曾任都元帥,與紅巾軍相拒數年,著有《青陽集》。
上一篇:百家姓《王(wáng)》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元(yuán)》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