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
語錄: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楊絳《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我得洗凈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平靜的生活。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準備回家。
——楊絳《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
小馬哥:
很多年輕人都喜歡楊絳先生的《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其中的問答,不僅對年輕人來說受益匪淺,對其他年齡的人也都大有裨益。
安子:
沒錯,那是百歲老人的智慧和經驗。
那是楊絳先生在百歲生日來臨之際,與讀者的一次交流,以感謝大家的關心和愛護。
在這次交流中,楊絳講了父親對自己的教導,對自己的言傳身教。她通過父親的行動,體會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古訓。父親任京師高等檢察廳廳長時,寧可被北洋政府罷官,也要堅持審理交通部總長許世英受賄案。他任江蘇省高等審判廳廳長時,有位軍閥到上海,當地士紳聯名登報歡迎,他的名字也被屬下列入歡迎者的名單。但他不肯歡迎那位軍閥,竟立即登報聲明自己沒有參加歡迎。楊絳和錢鐘書對女兒的教育是言傳身教,從不訓示。
在交流中,楊絳說:“我是一位老人,凈說些老話。對于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么良言貢獻給現代婚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我以為,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該是能做得伴侶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侶。門當戶對及其他,并不重要。”
小馬哥:
這是一位百歲老人的人生智慧、愛情理念,值得所有年輕人好好體會、深刻理解。
安子:
沒錯,錢鐘書生平最大的樂趣是讀書,可謂“嗜書如命”。不論身處何等境遇,無時無刻不抓緊時間讀書,樂在其中。無書可讀時,字典也啃。楊絳從小喜歡讀書,幾日不讀書就覺得不好過,一周不讀書就覺得白活了。所以二人相知相惜。
錢鐘書知道得多,率性天真,口無遮攔,熱心指點,又常孩子氣,就像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但他也很風趣,很多人對他既佩服又喜愛。錢鐘書堅持不參加任何黨派,自小就打定主意做一名自由的思想者,而楊絳也一樣不參與政治。
楊絳覺得在艱難憂患中最能依賴的品質就是肯吃苦。楊絳提倡“向上之氣”,提倡對文化的信仰,對人性的信賴。總之,她教導年輕人,要有信念,有念想。
這些,都值得年輕人學習和體悟。
注解:錢鍾書(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江蘇無錫人,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與饒宗頤并稱為“南饒北錢”。
其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32年,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妻子楊絳,1937年,獲牛津大學艾克賽特學院學士學位,1941年,完成《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之后完成多部經典著作和翻譯作品,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時38分,錢鍾書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小馬哥:
最后,安子,為什么要稱楊絳為先生呢?這也是一些聽眾提出的問題,請你來解答一下吧。
安子:
將女性稱為先生這一用法,大體上跟中國現代史同步。在毛主席寫給宋慶齡的兩封信中,就稱呼宋慶齡為慶齡先生。稱女性為“先生”這一用法,已有近百年歷史。許多與宋慶齡同時代的知名女性,也經常被稱作先生,比如生于1878年的何香凝,生于1898年的許廣平,生于1900年的冰心等,都被稱為先生。所以女性被稱為先生,是時代的產物。
上一篇:《解憂雜貨店》作品解讀
下一篇:《這邊風景》作品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