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苗(miáo)
53 苗(miáo)
【尋根溯源】
苗姓源自羋姓。春秋時楚國公族大夫伯棼的兒子賁皇因內亂而逃奔晉國,被晉君封于苗邑(今河南濟源),其后人以邑為姓,稱苗姓。
【變遷分布】
早期活動在河北、河南、山西、陜西、江蘇、浙江等地,并以東陽郡(今浙江金華市一帶)為郡望。宋明以來,在黑龍江、河北、北京、山東、安徽等地均有分布,而以山西苗氏人才最為突出。
【名人薈萃】
苗海潮: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下邳(今江蘇邳州)人。公元613年聚眾起義,不久并入杜伏威部,抗擊隋軍于江淮一帶。后降唐。
苗發:唐代官員、詩人。潞州壺關(今山西長治壺關縣)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玄宗天寶末前后在世。歷任兵部員外郎、駕部員外郎。仕終都官郎中。他常與當時名士酬答,是唐代“大歷十才子”之一,但詩篇傳世頗少。
苗訓:宋代大臣。河中(今山西永濟)人。善于天文占候術、曾在軍營中預言趙匡胤陳橋兵變。累官至檢校工部尚書。
苗衷:明代大臣。鳳陽府定遠(今屬安徽)人。永樂年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有《史閣紀聞》、《歸回錄》、《雪窩稿》。
上一篇:百家姓《馬(mǎ)》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鳳(fèng)》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