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路(lù)
138 路(lù)
【尋根溯源】
路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源自高辛氏,為帝嚳的后代。帝嚳高辛氏之孫玄元因功被帝堯封為路中侯,其后代以路為氏。二是出自姜姓,為炎帝后裔。黃帝封炎帝庶子于潞地(今山西長治一帶),其后以封地為氏,后去三點水為路姓。
【變遷分布】
唐代以前,主要在今河北鉅鹿、山西離石、河南尉氏、江蘇南京、山東冠縣、河北館陶、陜西富平、山東莘縣、河北臨西等地區分布,并在陽平郡(今山東冠縣)形成郡內望族。宋代以來,在河南開封、河北冀縣、湖南祁陽、河北曲周、山西陵川、陜西西安、甘肅靖遠、山東諸城、江蘇武進、山西長子等地均有分布。
【名人薈萃】
路溫舒:西漢文士、著名的司法官。鉅鹿(今屬河北)人。起初學習律令,當過縣獄吏、郡決曹史;后來又學習《春秋》經義,舉孝廉。宣帝即位后,他上書反對酷刑,主張尚德緩刑,官至臨淮太守。其文以《尚德緩刑書》較著名。
路博德:西漢名將。西河平州(今山西離石)人。以右北平太守從霍去病征伐匈奴有功,漢武帝封其為邳離侯。后又征伐南越立下大功。太初元年,因兒子犯大逆不道罪,被革去爵位,降為強弩都尉。
路嗣恭:唐代大臣。京兆三原(今屬陜西省)人。任神烏令時,唐玄宗認為其治績為天下最,可嗣漢時魯恭,故賜現名,歷遷渭南令、朔方節度留后、檢校刑部尚書、江西觀察使,以善于治理財賦著稱。后拜兵部尚書、東都留守。
路振:宋代大臣、學者。永州祁陽(今屬湖南省)人。五歲通《孝經》、《論語》。后進士及第,曾任太常博士。文辭為名家所稱道,著有《九國志》。
上一篇:百家姓《賈(jiǎ)》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婁(lóu)》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