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繆(miào)
172 繆(miào)
【尋根溯源】
繆姓源自嬴姓。春秋時,秦穆公為“五霸”之一。古代“穆”、“繆”同音通用,穆公死后,其子孫有以“繆”為姓的。
【變遷分布】
由今陜西逐漸東遷。南北朝時期,在今山東棗莊、蒼山等地集聚,并以蘭陵郡(今山東棗莊、滕縣一帶)為郡望。宋代以來,在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湖南、云南、廣東等地分布,尤以蘇皖地區(qū)分布較為密集。
【名人薈萃】
繆襲:三國魏國文學家。東海蘭陵(今山東蒼山蘭陵鎮(zhèn))人。他撰述很多,其中《魏鼓吹曲》12首大多為歌頌曹操功業(yè)的作品。
繆希雅:明代醫(yī)學家。海虞(今江蘇常熟)人精通醫(yī)術(shù)。著有《本草經(jīng)疏》、《本草諸方》等書。
繆彤:清代文士。江蘇省吳縣(今江蘇省蘇州)人。在鄉(xiāng)里以循規(guī)蹈矩聞名,被鄉(xiāng)人薦為遵循封建道德規(guī)范的楷模。他熱衷于科舉考試,渴望中試奪魁,先后五次北上應(yīng)試,終于在康熙六年(1667)丁未科成為清代第十二位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康熙九年會試同考官,不久任侍講學士。后畏仕途之艱難,以家喪辭官回歸故里。從此脫離宦海,不問時事,以教書為業(yè),創(chuàng)辦“三畏書院”,為鄉(xiāng)里培育人才。跟從他學習的人很多。成為從事教書約五十年的“狀元先生”,堪稱為學者類型的狀元。
上一篇:百家姓《裘(qiú)》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干(gān)》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