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
『敬』是儒家倫理思想的重要范疇。『敬』是指人與人之間在交往中互相尊重對方而又謙虛的道德準則,是指自我抑制的道德能力。春秋之前,『敬』主要指嚴肅、認真、謹慎、勤勉、鄭重、努力等積極的臨事態度。『敬』的意義體現了在天命鬼神觀念籠罩之下,由人對天帝鬼神的尊敬畏懼生發、承續、拓展并理性化后,形成的基本的道德規范,顯示的是對君臣道德操守和品行的要求,對社會各個階層都具有普遍的道德意義??鬃訉鹘y的『敬』觀念給予了足夠的重視,認為『敬』是禮的核心。孟子認為『敬』是人與生俱來的優秀品質。認為尊重他人是人人都應該具有的品格。荀子認為『敬』是禮的本質,是『仁者』所必須具備的優秀品質。宋明理學家則將『敬』作為道德修養方法,提倡『主敬』。在儒家倫理史上,『敬』先后有了作為社會道德原則、與生俱來的本性、個人內心及外表的修養方法等眾多的含義,從而成為了儒家倫理范疇中相對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在現代社會,我們所說的『敬』,不僅指敬人,即敬自己,敬他人,也指敬自己所做的事,即『敬業』,只有對事保持敬意,才會誠心誠意去做,然后才能做得最好。儒家的『敬』觀念在現代管理中的家庭管理、職業管理、人際關系管理、環境管理、自我管理等領域,發揮著重要的現實作用。
93
【解讀】
孔子主張實行“德治”、“禮治”,認為“敬”是“禮”的核心。他繼承了傳統“敬”觀念蘊含的情感、態度和規范的意義。但是,孔子的“敬”更多體現了對人倫自然親情的關注和社會一般成員的尊重,注重了“敬”對自身修養的價值和作用??鬃佑谩熬础眮碡瀼睾蛯嵺`其倡導建樹的仁學思想。這首先提出了對當政者的道德要求。居上應愛人,應以寬為本,行禮以敬為本,臨喪以哀為本。為人處世如不能把握根本,則難以做人,也難以做事。倘為官執政者做不到“禮”所要求的那樣,自身的道德修養不夠,那這個國家就無法得到治理。當時社會上禮崩樂壞的局面,已經使孔子感到不能容忍了。在孔子思想體系中,“敬”是一種精神和態度,既有道德規范的意義,又具有實踐性品格,是孔子學說中一切倫理道德準則借以實踐自身的中介。
【原文】
子曰:“居①上不寬②,為③禮不敬④,臨⑤喪⑥不哀,吾何以⑦觀之哉⑧?”
——出自《論語·八佾》
【注釋】
①居:處于。
②寬:寬厚。
③為:做,行。
④敬:尊敬。
⑤臨:面對。
⑥喪:喪事。
⑦何以:憑什么。
⑧觀之哉:之,代詞,指有這些行為的人。哉,語助詞。
【譯文】
孔子說:“處在上位不寬厚,施行禮儀不尊敬,面臨喪事不哀傷,我憑什么觀察這個人呢?”
94
【解讀】
孟子不僅認為“敬”是人與生俱來的優秀品質,而且認為尊重他人是人人都應該具有的品格,而且強調君臣之間的相互尊敬,“用下敬上謂之貴貴,用上敬下謂之尊賢”(《孟子·萬章下》),不管你的社會地位是怎樣的,都應該做到對別人尊敬,才能被稱為“貴貴”與“尊賢”。孟子在“敬”這一點上對自己要求相當嚴格,“禮,人不答,反其敬”(《孟子·離婁上》),認為當一個人以禮與別人交涉時,別人卻不答,那不應責怪他人的無禮,而應該反思,并變得更加恭敬。
【原文】
用①下敬上,謂之貴貴②;用上敬下,謂之尊賢。貴貴、尊賢,其義一也。
——出自《孟子·萬章下》
【注釋】
①用:以。
②貴貴;以貴人為高貴。前者為意動詞。
【譯文】
位低者尊敬位高者,謂之尊敬貴人;位高者禮敬位低者,謂之禮敬賢人。尊敬貴人和禮敬賢人都是一樣的。
95
【解讀】
荀子認為“敬”是“禮”的本質,是“仁者”所必須具備的優秀品質,它有各種各樣的表現。“故仁者必敬人,敬人有道,賢者則貴而敬之,不肖者則畏而敬之,賢者則親而敬之,不肖者則疏而敬之。其敬一也,其情二也。”(《荀子·臣道》)“敬”不止是對人的尊敬,同時還有重視的意思,“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荀子·議兵》),不管做任何事情,只有重視它才能取得成功,而如果輕視它,則勢必會失敗。荀子還說:“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保ā盾髯印ぬ煺摗罚┸髯诱J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是最主要的,只有真正的重視自己,而不是只去看先天的因素,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就能不斷進步。在荀子看來,“敬”一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二是對自己、對自己的事情的重視。
【原文】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
——出自《荀子·議兵》
【譯文】
凡事之所以能成功,都是因為嚴肅認真地對待它;凡事之所以會失敗,都是因為輕慢、懈怠。
96
【解讀】
讓,繁體字“”,從言從襄,“襄”意為“包裹”、“包容”的意思,“言”與“襄”合起來則表示“包容性言論”、“充分考慮了對方意見的言論”、“妥協性言論”,其本義則為寬厚、包容、忍退。讓,是一種心態,一種境界,一種美德,一種胸懷,是處世的一方良藥。古人云:“世事如棋,讓一著不為虧我。心田似海,納百川方見客人?!睕]有忍讓的功夫,無論做什么事都很難達到目標。別人說一句閑話,你就要計較;遇到一點小磨難就不堪忍受,這種沒有力量應對環境的人是不能擔當大任,也不會有大成就的?!叭桃粫r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薄昂<{百川,有容乃大?!碧炜瞻萏枺f物才郁郁蔥蔥;山谷包容溪流,江海才浩浩蕩蕩。常懷寬容之心,人生道路才會九曲百回亦風調雨順。從“讓”字做起,人的心靈才會風光旖旎而美不勝收。
敬,就是尊重、肅恭、仰慕、欽佩的意思。和“敬”字搭配的詞很多,在這里只講三個:一是敬愛,二是敬重,三是敬畏。敬愛,對父母,對師長,對領袖,一定要尊重熱愛;敬重,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主觀對客觀,一定要重視,不能視而不見;敬畏,既尊重又畏懼,對一切神圣的事物(包括人和自然),從內心發出一種既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反而帶有些害怕的態度。尊敬他人和尊敬自然,不僅可以表現一個人的修養,也能為你贏得世人的尊敬。這樣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能平和順利地解決;這樣的人,在為自己謀取幸福的同時,也為別人的利益著想,于人無傷,于己無愧;這樣的人,才能掌握、駕駛客觀規律,而不被天災人禍所懲罰。
【原文】
為善之端無盡,只講一讓字,便人人可行;立身之道何窮,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出自明代·王永彬《圍爐夜話》
【譯文】
人世間行善的方法無窮無盡,只要能講一個“讓”字,那么每人都可以行善;處世之道多種多樣,只要做到一個“敬”字,那么遇事都能夠理順。
上一篇:《儉》文化國學經典解讀
下一篇:《志》文化國學經典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