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啟
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fēng)。
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夸天下壯。
秦皇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
我懷郁塞何由開,酒酣走上城南臺。
坐覺蒼茫萬古意,遠(yuǎn)自荒煙落日之中來。
石頭城下濤聲怒,武騎千群誰敢渡?
黃旗入洛竟何祥,鐵鎖橫江未為固。
前三國,后六朝,草生宮闕何蕭蕭!
英雄乘時務(wù)割據(jù),幾度戰(zhàn)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國,禍亂初平事休息。
從今四海永為家,不用長江限南北。
作者簡介 高啟(1336—1374年),字季迪,號槎仙,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元末曾隱居吳淞江畔的青丘,因自號青丘子。朱元璋稱帝,以薦被征,參修《元史》,并被命教授諸王。洪武三年(1370年)擢戶部右侍郎,辭歸,授徒自給。四年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舊宮基址修府署,獲罪腰斬。高啟亦因為府署作“上梁文”中有“龍盤虎踞”四字,連坐被殺。高啟為明初著名文學(xué)家,與楊基、張羽、徐賁合稱吳中四杰。有詩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鳧藻集》,詞集《扣舷集》。
題解 該詩作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時作者應(yīng)詔入京修《元史》。
簡析 這是一首長篇敘事抒情詩。詩人為解“郁塞”,“酒酣”中獨上雨花臺,詩興大發(fā):他驚嘆金陵的形勝,抒發(fā)萬古之幽思,感嘆建都于此的歷朝歷代的興亡,贊頌朱元璋統(tǒng)一中國的豐功偉績,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沒有戰(zhàn)亂,沒有分裂,人民能夠休養(yǎng)生息的和平時代。詩中借用了大量歷史典故,化用前人詩句,使得此詩內(nèi)容豐富,蘊(yùn)含著深邃的哲理。
上一篇:顧炎武《白下》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