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人間正道”
季先生語錄:
如果一個人不想終生獨身的話,他必須談戀愛以至結婚,這是“人間正道”。
在文學上,人們常說,愛情是文藝創作經久不衰的主題。愛情也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人生體驗。就算是一個出了家的人,也可能曾有過一番“看破紅塵”的驚心動魄的經歷。
當包辦婚姻漸漸消失時,新時代的自由、文明之風吹來,如今這個時代,大家能自由戀愛、結婚,愛情依然是一種神圣而令人神往的東西。它普遍、神秘、重要,甚至玄妙。
古今中外,也有很多讓人感動得淚流滿面的愛情故事。但是,大凡這一類愛情,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方式讓人無奈——不渝而至死。
比如,《焦仲卿妻》中,劉蘭芝投湖,焦仲卿上吊,最終才求得合葬,永生永世在一起。又如,梁山伯與祝英臺,雙雙化蝶而飛。這也是一場悲劇愛情,卻又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愛情。再如,羅密歐與朱麗葉,先后飲毒而去。相愛至此,“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句古話,說的也正是這樣的愛情。
張愛玲說:“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這是多么玄妙而又特別的感覺。也正是這樣的愛情,讓人怦然心動,讓人愿意為之“生死相許”。
可是,生活是現實的,也是殘酷的,縱然從美好的愛情,順利地走近婚姻的殿堂,然后相親相愛攜手一生,最終還是有一個人要先撒手人寰的。
現如今,對待愛情,我們更應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用理性的態度對待愛情。不能因為愛情,拋下生活中的其他一切;也不能做一個輕浮、不講責任的人,談“動物式的愛情”。
對此,季先生指出了愛情的“人間正道”,他說:“如果一個人不想終生獨身的話,他必須談戀愛以至結婚,這是‘人間正道’。”
生活,可以因愛情而美好,也會因為愛情而停滯不前。
試想,如果愛上一個人,就要以身相許,就得“生死相許”,若是人人都如此,那愛情便是一個災難。
再如,如果喜歡一個人,就得非愛不可,若是愛不到,就以死相逼,這哪里又是愛?是折磨。生活若因此而顛三倒四,是非常可悲的。在今天,更是行不通的。
又如,愛情只是為了尋樂,朝三暮四,喜新厭舊,果真如此,那愛情將不再神圣。特別是正值風華正茂的青年們,要是迷戀這樣的愛情,不論是對國家未來,還是對個人的人生,都是有害無利的。
因此,愛情的“人間正道”是因愛情而組建一個美好的家庭,然后為了美滿家庭而奮斗、而努力。這是為小家。而于大家,個人的成功也會給社會創造一定的財富,這就是貢獻。
人生不能沒有愛情。但是愛情不能終止人生,或者是阻礙人生的發展。這樣的人生,與其說是有情有愛的人生,不如說是無情無義的人生。
所以,在愛情面前,我們要感性,才會知道珍惜;但是更要理性,才會懂得愛情的“人間正道”。不然,將終日沉浸在男歡女愛之中,無所事事,虛擲光陰,這是應當規避的。
對此,季先生建議人們:“千萬別浪費過多的時間,終日卿卿我我,鬧得神魂顛倒,處心積慮,不時鬧點小別扭,學習不好,工作難成,最終還可能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這真是何苦來!我并不提倡兩人‘一見傾心’,立即辦理結婚手續。我覺得,兩個人必須有一個互相了解的過程。這過程不必過長,短則半年,多則一年。余出來的時間應當用到刀刃上,搞點事業,為了個人,為了家庭,為了國家,為了世界。”
在這個戀愛自由,婚姻自由的社會,我們要懂得愛情的“人間正道”,這樣才能收獲更好的愛情,才能讓我們的人生自始至終都充滿情和義。而這樣的愛情,才能讓人感知愛情的美好——細水長流,平平淡淡才是真。
上一篇: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下一篇:牢騷不宜太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