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1】天地·歲月·人
(王蒙著,中國文史出版社,52萬字,2018年9月第1版,79.8元)
三輯:1.天地:春天的心、三峽、我想念烏魯木齊、只要心兒不曾老、又到杭州、印度紀行……;2.師友:夏衍的魅力、周揚的目光、難忘馮牧、別荒煤、想念文夫、永遠的巴金、懷念育之……;3.歲月:故鄉、入黨、在中央團校、兩屆中央委員、官場一瞥、政協委員、明年我將衰老……。
“憂郁是歌曲的靈魂”。
杭州是個消磨斗志的地方。
泰戈爾:“人類的歷史很忍耐地等待著被污辱者的勝利”?!拔疑幸磺械哪凉c矛盾融化成一片甜柔的諧音——我的贊頌像一只歡樂的鳥,振翼飛越海洋”。“進到沉靜的山谷里去吧,在那里,一生的收獲將會成熟為黃金的智慧”?!拔覀冊跓釔凼澜鐣r便生活在這世界上”。一個國家是多么需要泰戈爾這樣偉大而叫人放心、富有同情心便更富有耐性的大師啊。
在甘地墓,有一塊石碑,上書甘地名言:“簡樸的生活,崇高的思維”。
西方流行著一個文化故事,說是半夜房頂漏雨了,不同文化的人有不同的對待。歐洲人會爬到房頂去修房;中國人會想辦法遮雨導水,繼續睡覺;而印度人呢,會沐雨歌舞一番。
是旅游最后吸納了一切,一切的偉大與渺小、英雄與卑污、革命與反動的紀念,最后都成了旅游的勝地啦。
人老到一定程度,會有一種特殊的美;那是無限好的夕陽,個性已經完成,是非了如指掌,經驗與學識博大精深,知止有定、歷盡滄桑,個人再無所求。
“中國不能離開世界;歷史階段不能超越”。
“一腔摯愛牛俯首,滿腹滄桑馬識途”。
《雷雨》表現了人的與舊社會的罪惡,毫不客氣、針針見血。戲里表現出來的罪惡主要來源有二:一是階級,二是性。
“勤奮延年”。
人生就是一個大的時間差。你最渴望著什么什么的時候多半不會得到,人生早期的愿望,百分之九十九點九是不能實現的。而等一切都實現的時候,你不是感到欣然有成,而更可能覺得是——至少同時是:悵然若失。
“文章憎命達”(杜甫),“古來才命兩相妨”(李商隱),這也是一個雙向的過程,第一,文窮而后工;第二,途窮而后文。
有一位善于總結的領導,告訴我,手上使勁的人,應該去當勞模;心里有勁頭的,可以去當領導;嘴里出彩的,應該到政協。
有了智慧才有了理解,才發現了世界與人間的美好,才鎮定了在惡意與災難面前的自己。
包容與整合,超越和原諒。
事在人為而不全在人為,天道有常,歷史自有歷史的道路,人算不如天算、人道不如天道、個人不如歷史。歷史的感動不僅在于它的可預見、可計劃性,更在于它的非預見、非謀略、非計劃性。
上一篇:大國憲制:歷史中國制度構成
下一篇:好詩不厭百回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