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國復興夢融入中華詩詞創作中
中華格律詩詞是中華之魂寶,改革開放后,中華詩詞正在從復蘇走向復興。每年刊登的詩詞新作近十萬首之多。我國歷史上的圣賢之一孔子在《論語》中說:“詩言志”,“不學詩,無以言”“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寫詩可以啟迪心智,激發意志,傳承文化,陶冶情操,提升精神,交流感情,把中華文化的美學智慧迸發出來,發揚中華的大美詩體,感悟中華文化的精髓,發展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基于這種思想,本人多年來,創作中華格律詩詞達2300首之多,中國復興夢如何在中華格律詩詞中表達,本人作了若干探索,現僅就中華文明、復興之路、中國崛起、中國精神,用詩的語言感悟如下。
一、中華文明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黃帝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祖先,他首先統一了中華民族,是中華民族之根。自虞、夏開始祭祀黃帝,每年清明節、重陽節均有祭祀活動。黃帝陵亭里陳列有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等偉人的祭文。近年來,兩岸同胞交流日益活躍,國民黨領導連戰也參加祭祀黃帝大典,僅2009年接待游客有近百萬人,可謂拜謁始祖、祝福中華是億萬全球華人的心愿。詩曰:黃帝故里殿畫壁,一統中華建豐功。全球華人圣地拜,與祖對話樂天中。
歷史上大禹治水,百姓傳為佳話,大禹治水十三年,沒有進過家門,一心為民甘當孺子牛,詩曰:“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沒靠邊。退位讓賢舜選禹,兩岸布衣樹龍門。”
2500年前,我國出現了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他的以“仁”為核心的思想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1988年,七十五位諾貝爾獎得主聯合發表的《巴黎宣言》稱:“如果人類打算在21世紀繼續生存,那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孔子儒學的精華是“仁者愛人”,有寬廣的胸懷,以“仁”來處理人際關系的準則,與人相處謙恭忠誠,“中庸”是孔子哲學的基礎又是道德準則,認識論提倡“知行合一”,用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教育子弟。孟子說:“孔子,圣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這是對孔子人格的高度贊美。2011年1月11日,孔子雕像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北廣場落成,這座標志性的文物體現了三大特點:仁愛理念,和禮風采,儒學風范。詩曰:“滿懷仁愛祥和中,智者謙恭瑞氣融。傳統文化泰山重,儒家風范豐碑榮。”
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公元前385年—前304年),他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學宗師,有“亞圣”之稱。《孟子》是記錄了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為儒學經典之一。孔子的《論語》《大學》《中庸》與孟子的《孟子》,合起來稱為儒學“四書”。孟子的“性善論”主張“仁政”“王道”,主張“盡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論,他認為天地之間有一種浩然之氣,他的名言進入到中華文化之瑰寶中。詩曰:“以德服人仁政歡,以義行仁樂為天。浩然之氣境界追,仁人志士倡道先。”
老子(公元前604—前531年),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思想的奠基人。他寫下五千余字的《道德經》,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蘊涵著深刻的哲學思想。道家思想的基本點是:“道”先天地而存在,“無”和“有”是統一體,“道”是運動變化的,“無為”與“自然”辯證統一的。從老子的思想中領悟著人生之智慧。詩曰:“萬物本原道為先,“無為”“自然”辯證觀。順應自然真善美,道有哲學冶國篇。”
二、復興之路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全國人民最偉大的中國夢。中華民族復興之路,是經過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而奪取了新民主主義的勝利,確定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現代化和民族復興,是一個宏大的夢想。發揚務實,為民、理性、自強的風格,實干興邦,發展自強,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藍圖變現實,民族復興,祖國富強,人民幸福,是美好的愿景,讓十三億人民托起中國夢。
習近平總書記于2012年11月17日,在黨的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作了“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講話,他說:“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貫穿黨的十八大的一條主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的旗幟,奮進旗幟、勝利的旗幟”。召號全黨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2012年11月30日,習近平與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了《復興之路》展覽,他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辯證地分析了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的道理。2012年12月8日開始已深入到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考察,主持召開了經濟工作座談會,走上廣州部隊的海軍艦艇與官兵們談心。實干興邦,中國復興夢凝聚著奮進的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黨奮進的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我們要高舉中華復興大旗,敞開胸懷,高歌歡唱:“民族苦難怒氣沖,舉旗奮起瑞氣融。艱苦奮斗唱復興,中國道路如日東。富強文明四化重,實干興國革新中。光明大道億人勇,夢想實現浩蕩宏。”在全球經濟出現歐債危機之時,唯有亞洲經濟獨好。中國經濟引領全球,有資料可證。進入2012年,中國經濟實現長達30多年的快速發展,從2002年到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10.7%,經濟總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其中2012年,中國經濟仍將達到7.5%以上增長速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達5433美元;對外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二,外匯儲備超過3萬億美元;人民生活顯著改善;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對東盟的直接投資已達到229.4億美元,中國經濟引領東南亞經濟搭上快車道。輝煌成就歸于改革開放和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歸于科學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中國經濟發展是輝煌的和光明的。現用三首詩來表達:①《金碧輝煌》:“生產總值居二強,人均水平進小康。外匯儲備萬億唱,糧食有余國永昌。社會和諧春雷響,人民歡快稻花香。奮力拼搏心胸朗,開拓進取意氣揚。”②《奮力創新》:“社會財富歡笑顏,經濟平穩好快歡。強化結構戰效益,創新驅動億民歡。天人合一和諧喚,改善民生公平宣。改革動力風浪卷,中國經濟錦繡天。”③《前景光明》:“改革開放引路興,自強不息億群英。科學構建風光景,和諧友好歡樂聲。艱苦奮斗風雷動,經濟信息大幅升。好快平穩進佳境,中國巨輪駛光明。”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對加快國防現代化做了明確的表述。堅持以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為導向,國防現代化必須與我國國防地位相稱。國防現代化必須高度關注海洋、太空、網絡空間安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保障國家和平發展。詩曰:“維護主權和平歡,國家安全導向牽。海洋太空網絡戰,軍事準備人民聯。機械信息雙向進,積極防御衛國宣。軍民融合富強喚,領土完整山河安。”
我國航天工程和嫦娥奔月工程實施,都是為了我國太空領域的發言權。國際上對太空領域的爭奪,與本國的國防息息相關。1957年10月,蘇聯用戰略導彈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天;1960年8月12日,美國發射了第一顆通信衛星“回聲一號”;1970年4月24日,我國將“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天。2003年10月15日,我國成功發射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把楊利偉送上太空,2012年7月間,我國“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空間交會對接勝利完成,景海鵬等3名航天員在太空生活工作14天,出色完成了“太空之旅”。前后經過13個春秋,中國航天事業成就輝煌,世界矚目。中國人不僅“敢上九天攬月,”更“敢下五洋捉鱉”,2012年,我國“嫦娥二號”衛星成功飛抵距地球約700萬公里的深空,又開始了我國發射月球的遠征,預期2013年下半年,將會實現我國航天器首次在地球外天體軟著陸。這一系列的航天工程實踐,將為我國科技創新、提升綜合國力、提高民族威望做出新的貢獻。詩曰:“載人航天三步沖,發射飛船一步功。二步船艙對接靜,人在太空樂其中。地球空間往返送,飛船天宮對接通。太空資源為我用,國力民威如麟龍。”又詩曰:“嫦娥二號深空跨,欲知運行小行星。太陽演化終可得,待我觀察知真情。三號落月正待命,地外天體著陸亭。宇宙奧秘天河靜,‘中國行程’踏月行。”
回首中國共產黨的90多年奮斗史,經歷嚴峻考驗,艱辛探索,創壯麗篇章。這90多年的戰斗歷程中,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第二件是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定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第三件是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復興的歷史進程,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用五首詩表述,黨帶領億萬人民走上中華復興的壯麗詩篇。①《獨立》:“當家做主興中華,獨立自主建國家。社會主義特色路,人類文明景色佳。民族奮起聽黨話,充滿活力開紅花。改革開放多謀劃,偉大復興放彩霞。”②《富強》:“浴血奮戰闖新路,武裝奪權起風帆。自力更生創新喚,永為人民勇當先。奮斗成長二八載,民族奮進三十年。繁榮富強三二覽,波瀾壯闊繪新篇。”③《自強》:“民族自信豪氣奮,二彈一星成功聞。奔赴戈壁高歌起,打破壟斷中華人。二十兵團西征憤,導彈試制學森臨。利偉駕舟凱旋駿,五星紅旗太空親。”④《復興》:“悲壯豪邁光榮享,真理永存共和昌。探索奮斗自主創,堅定步伐奔小康。強國富民跟時代,不畏艱險永芬芳。復興前進拍手唱,中國特色慨而慷。”⑤《宏偉目標》:“黨與人民血脈通,幸福美好復興龍。百年黨日小康頌,勇于創新變革重。共和百載現代化,富強民主文明宏。中華昌盛全球誦,人民安康百川東。”
黨的十八大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全國人民熱烈討論旗幟、道路、理論體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一系列熱門話題,暢談中國偉大復興道路中輝煌成就。十年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長10.7%,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進入了以城市型社會為主體的新時代,中國正在向現代化邁進。中國形象、中國氣派在全球廣泛傳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引領著中國前進的方向,又形成著推進改革創新的巨大動力。下面用五首詩篇來表述奔小康、高舉旗、價值觀、舉文明、創美好的中國人的高尚情操。詩曰:①《億民奔小康》:“宏偉目標自信生,小康社會歡快聲。經濟總量大步跨,人均收入翻番登。五位一體同步進,四化同步活力增,中華文明素質鼎,八項堅持信念興。保家衛國宏偉唱,促進和平合作贏。中國道路豪邁跨,民族命運幸福迎。”②《旗幟高揚》:“旗幟鮮明鑼鼓聲,特色道路滿天星。理論指導向前進,中心原則源國情。改革發展走富裕,民主和諧倡文明。社會制度講保障,堅定信心迎春風。”③《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中華龍,文明和諧民族宏。自由平等泰山重,公正法治瑞氣融。愛國敬業高歌頌,誠信友善億心同。核心觀念齊心動,社會主義氣如虹。”④《精神家園》:“精神家園領風情,民族血脈導文明。民族大眾貼近唱,服務人民萬里行。公民道德真善美,核心價值入神靈。精神文明自信走,實力競爭自覺升。”⑤《幸福美好》:“團結蘊藏無限情,自覺維護萬里行。旗幟高舉絢麗景,小康目標熱氣騰。黨與人民魚水系,中華兒女萬象呈。世界友好正氣盛,幸福美好億眾寧。”
三、中國崛起
從黨的十六大到黨的十八大,十年改革,鑄就輝煌。改革、探索;挑戰、奮進;崛起,中國走向世界,奔向現代化。在中國特色道路上塑造中國精神,創造新的輝煌。中國步入工業化加速發展期,文化空前繁榮期,思想理念精神的創新期,中國的國際地位在全面的上升期。2002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1000美元,到2011年已經達到5414美元,中國已經躋身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到2010年,中國GDP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到2012年,中國公司在世界500強榜上已上升到73家。糧食產量實現“九連增”。科技自主創新邁上新臺階,神九飛天,蛟龍入海,勇攀高峰,譜寫壯麗凱歌。中國一代新人,開放包容,走向世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奧運和世博的成功舉辦,體現了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展現了中國人民嶄新的精神面貌。奧運會和世博會,是中國近十年來最引人注目的兩座里程碑。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明,展示了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面貌,為國爭光,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傳承,“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到“大慶精神”“雷鋒精神”“航天精神”“奧運精神”“世博精神”,在不斷地豐富中國人民的精神世界,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百折不撓的精神內涵,激勵著中國人民闊步前進!
1.中國入世與世界共繁榮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入世十年,是中國與世界分享繁榮實現共贏的十年。十年來,中國的經濟已上升到第2位,財政收入年均增長幅近20%,外匯儲備增長近13倍,達3萬億美元,在2011年,我國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全面小康邁進一大步。詩曰:“和平合作拍手慶,躋身全球中國沖。履行承諾擴開放,享受權利奔繁榮。全球經濟躍第二,外匯儲備建赫功。中國入世全球變,世界經濟受益同。”
2.華夏文明與奧運精神齊放彩霞
2001年7月13日,北京贏得第29屆奧運會的主辦權。這是世界對中國的一次莊嚴而神圣的重托,這是中華民族一次智慧的選擇。29屆北京奧運會,自2008年3月24日在希臘取火成功。2008年3月31日,圣火抵達北京,胡錦濤主席在圣火傳遞儀式會上,宣布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開始,經過2萬多名火炬手的接力傳遞,行程達13.7萬公里,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奧運會主體體育場上點燃主火炬。奧運火炬是和平的圣火,友誼的傳遞,和諧之花盛開,曙色普照大地。奧運精神與中華文明碰撞火花;海外華人高舉五星紅旗,高唱國歌,伸展愛國激情,高唱中華振興,與世界人民溝通展示吉祥;國際友人載歌載舞友好同慶,高呼奧運精神、中國加油、友誼長存;五大洲與神州共融,同一世界,同一夢想,點燃激情,頌歌文明,綠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齊鳴;歌舞、掌聲、樂聲、焰火,浪漫綻放,濃郁風情傳送中華畫卷。這是世界人民的和平呼聲,又是中國人民的友好微笑,圣火傳遞了濃濃詩意。詩曰:“和平圣火傳人民,祥云火炬迎火神。白鴿飛起歡歌引,圣光普照曙色新。”在八月的紅火歲月里,中華文明與奧運精神齊放彩霞。詩曰:“中華文化燦爛天,東方神韻千年傳。理性智慧發展遠,和諧包容大度歡。奧林匹克精神閃,體質意志全面觀。人類文明風帆滿,精神家園人文緣。”
3.上海世博低碳文明展智慧
1851年5月1日,第一屆世博會在倫敦召開,至今已達159年歷史。2010年5月1日,上海迎來了世博會的主辦權,共有242個國家與國際組織參展,展示人類文明的理性思考。上海世博的主題理念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向世界允諾,辦好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一部世博史,是一部科技發展史和工業文明進化史。上海世博會傳承著中華文化的脈搏,推動中國特色工業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新發展,為世界工業文明發展貢獻力量。獻上《人類文明之歌》一首如下:“文明盛宴萬家春,人類智慧億民奔。浦江兩岸壯美錦,低碳文明放青云。上海世博迎賓萬,創新不止興自尊。朝氣蓬勃風貌品,神州文明喚然新。”
4.高唱中國精神
抓住戰略機遇期,我們正朝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饒”的精神,“高昂向上,頑強拼搏”的精神,“滿懷信心,科學發展”的精神,深深地扎根中國人民的腦海里。詩曰:“萬眾一心抗災音,眾志成城化危奔。不畏艱險磬石煉,百折不撓頑強拼。一方有難全民上,八方支援團結親。滿懷信心復興路,昂揚奮進中國人。”
文藝創作數十年來,我深深體會到:牢記黨的文藝工作方針,文藝為工農兵服務,文藝為社會主義服務,文藝屬于人民,是創作實踐之綱。文藝創作要無愧于歷史、不愧于時代、不愧于人民。我在文藝創作的實踐中,牢記把情感、智慧融入在人民之中,深入生活,提煉精神,服務社會,觸角歷史,扎根土壤,激蕩靈魂,胸懷寬闊,投身變革,緊跟時代,創作精品,為繁榮中華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牢記責任,堅守信仰,尊重民意,務實奉獻,慎重思考,自信謀劃,振奮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勇前進!
2013年5月10日
上一篇:揚起和平發展航船
下一篇:改革開放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