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傅瑛 【本書體例】
熊公廷弼,當督學江南時,試卷皆親自批閱。閱則連長幾于中堂,鱗擺諸卷于上,左右置酒一壇,劍一口。手操不律,一目數行,每得佳篇,輒浮大白,用誌賞心之快;遇荒謬者,則舞劍一迥,以抒其郁。凡有雋才宿學,甄拔無遺。
吾吳馮夢龍,亦其門下士也。夢龍文多游戲,《桂枝兒》小曲,與《葉子新斗譜》,皆其所撰。浮薄子弟,靡然傾動,至有覆家破產者,其父兄群起訐(jié杰)之,事不可解。適熊公在告,夢龍泛舟西江,求解于熊。
相見之頃,熊忽問曰:“海內盛傳馮生《桂枝兒》曲,曾攜一二冊以惠老夫乎?”馮跼蹐不敢置對,唯唯引咎,因致千里求援之意。熊曰:“此易事,毋足慮也。我且飯子,徐為子籌之。”須臾,供枯魚、焦腐二簋(guī歸),粟飯一盂,馮下箸有難色。熊曰:“晨選嘉肴,夕謀精粲,吳下書生,大抵皆然。似此草具,當非所以待子,然丈夫處世,不應于飲食求工,能飽餐粗糲者,真英雄耳?!毙芩齑箜Ь奏ⅲT啜飯匕余而已。熊起入內,良久始出,曰:“我有書一緘,便道可致我故人,毋忘也?!鼻笤?,并無所答,而手挾一冬瓜為贈。瓜重數十斤,馮傴僂(yǚlǚ雨呂)祗受,然意甚怏怏,且力不能勝,未及舟,即委瓜于地,鼓棹而去。
行數日,泊一巨鎮,熊故人之居在焉。書投未幾,主人即躬謁馮,延至其家,華筵奇胾(zì自),妙妓清歌,咄嗟而辦。席罷,主人揖馮曰:“先生文章霞煥,才辯珠流,天下之士,莫不延頸企踵,愿言覯(gòu購)止。今幸親降玉趾,是天假鄙人以納履之緣也。但念吳頭楚尾,云樹為遙;荊柴陋宇,豈足羈長者車轍哉!敬備不腆,以犒從者。先生其毋辭。”馮不解其故,婉謝以別,則白金三百,蚤舁致舟中矣。
抵家后,熊飛書當路,而被訐之事已釋。蓋熊公固心愛龍猶子,惜其露才炫名,故示菲?。欢欣钪F,則假途以厚濟之;怨謗之集,則移書以潛消之。英豪舉動,真不令人易測如此。
(選自《觚賸》)
熊廷弼在江南任督學的時候,所有試卷都是親自批閱。閱卷時,把幾個長幾連放在廳堂里,把諸生的試卷象魚鱗那樣排列在長幾上,旁邊放置一壇酒,一把劍。手里拿著筆,一目數行。每當閱到佳美的試卷,就斟一大杯酒,用來表示賞心的快意;遇到荒唐錯謬的試卷,就舞一會劍,來抒發自己的郁悶。凡有俊才和有學問的長者,甄別提拔,沒有遺漏。
我們吳地的馮夢龍,也是他門下的學生。馮夢龍文字多游戲之作,《桂枝兒》小曲與《葉子新斗譜》都是他所撰。浮浪輕薄的青年沒有不傾慕他的,以至有為他傾家蕩產的。他們的父兄群起而攻擊馮夢龍,事情無法解決。恰巧熊廷弼在家休假,馮夢龍乘船來到西江,請求熊廷弼出面解決。
相見之后,熊廷弼忽然問道:“全國盛傳你的《桂枝兒》曲,你是否帶一、二本送給我老夫呢?”馮夢龍局促不安,不敢回答,只是不停地承認錯誤,趁機表示了不遠千里前來求援的意思。熊廷弼說:“這事容易辦,不足憂慮。我先給你準備吃的,再慢慢為你籌劃?!币粫?,端上兩碗枯魚和炒焦的豆腐,一盆小米飯。馮夢龍面有難色,不下筷子。熊廷弼說:“早晨挑選美好的菜肴,晚上謀劃獲得精細的大米,蘇州地方的書生,大體都是這個樣子。象這樣粗陋的飯菜本來不是招待你的東西,但大丈夫處世,不應該在飲食上追求精美,能吃飽粗劣飯菜,才真是個英雄!”熊廷弼于是無拘無束,大吞大嚼,馮夢龍僅吃一勺子多點飯而已。
熊廷弼起身進入內室,很長時間才出來,說:“我有一封信,順路可以交給我的一位老朋友,不要忘了這件事。”請求援助的事,并沒有答復。熊廷弼的手里挾了個大冬瓜,作為送給馮夢龍的禮物。冬瓜有幾十斤重,馮夢龍恭敬地接受,但思想上很不愉快。況且他力不勝任,還沒到船上,就把冬瓜委棄在地上,劃動船槳離開了。
船行走幾天后,停泊在一個大鎮上,熊廷弼的老朋友就住在這里。信送去不久,主人就親自拜見馮夢龍,把馮夢龍延請到他家。華貴的筵席,稀奇的菜肴,美妙的妓女,清麗的歌曲,一霎時都辦好了。吃過飯,主人拱手向馮夢龍行禮,說:“先生的文章如彩霞燦煥,才辯似珍珠流淌,天下的讀書人沒有不伸長脖子踮起腳跟,愿意見到您。今天有幸使你親自邁動腳步,這是上天借我來容納你的足跡的緣分。不過想到你在吳地,我在楚疆,云樹遙遠,山荊茅柴,房屋簡陋,怎么能羈留長者的車馬呢?我已準備下不豐厚的禮物,用來犒賞跟從你的人。先生請不要拒絕接受?!瘪T夢龍弄不清其中的緣故,婉言謝絕并告別主人?;氐酱?,原來白銀三百兩早已送到船上了。
到家后,熊廷弼已迅速寫信給當局,被攻擊的事已釋然而解。原來熊廷弼心里本是愛馮夢龍就象愛他兒子一樣,只是惋惜他顯露才華炫耀名聲,故意表示看不起他。而對馮夢龍窮于沒有盤纏,則是借路途朋友來豐厚地接濟地。關于別人對馮夢龍的怨憤誹謗,則是用書信來暗中消彌。英雄豪杰的舉動,真讓人不容易猜測,就象熊廷弼這樣。
這是篇記敘明后期著名抗清將領熊廷弼生活逸事的筆記小說。通過熊廷弼生活、工作中的兩件小事,表現出熊廷弼豪放爽直的性格和異于常人的行為。
小說選材得當,只寫熊廷弼兩件逸事:一件是在江南督學時,批閱諸生試卷的場景;一件是他為著名文學家馮夢龍排憂解難。督學閱卷,本是平淡之極,但經作者的描寫,熊廷弼就與眾不同,他不是將試卷摞起一份一份看,而是把卷子象魚的鱗片排列那樣,擺在一行,挨次去看。別人閱卷,不過毛筆一支,以便隨時圈點;熊廷弼還備有酒和劍,閱到佳篇,自己就喝一大杯酒以示慶賀;遇見荒謬不通的,則舞劍抒其郁悶。這種舉動,是性格不豪放的人所作不出來的。
再一件是為馮夢龍解難。這件事寫得曲折生動,引人入勝。馮夢龍千里迢迢來向老師求援,熊廷弼說:“此易事,毋足慮。”然后用“枯魚焦腐”招待馮夢龍。馮夢龍臨別時,熊廷弼只送了一只大冬瓜給他,對于求援之事,則一字不提,讓熊廷弼先給讀者一個令人費解印象。然后作者筆鋒一轉,詳細敘述馮夢龍在熊廷弼朋友家受到的盛情接待和豐厚的饋贈;回到家,爭端之事,也因熊廷弼有信給當地長官,已經化解。最后作者才點明,這一切都是熊廷弼安排的,這正是他英豪的舉動。
這件逸事寫得波瀾起伏,曲折有致,對熊廷弼的英豪之舉欲揚先抑,倍得其效。全篇氣勢飛動,恣肆汪洋,頗得先秦散文的精髓,讓人讀此而想到《莊子》的氣勢,《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的寫法。
小說運用細節描寫,在刻畫人物上起到很好的效果。文中詳寫了熊廷弼在接待馮夢龍時的兩個細節:一處是面對粗劣的飯菜,馮夢龍難以下箸,;身居高官不愁衣食的熊廷弼,對枯魚焦腐則是“大恣咀啖”,吃得津津有味,從而充分顯示出熊廷弼的英雄本色。另一處是熊廷弼在馮夢龍告別時,偏只送他一個幾十斤重的大冬瓜。這個細節,有力地突出了熊廷弼豪放不羈的性格。
上一篇:英夷
下一篇:茅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