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罪與罰》是俄國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代表作。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中期沙俄京城彼得堡的貧民窟。書名已概括全書的基本情節:中心是寫主人公拉斯科爾尼克夫犯罪前的思想活動過程,走上殺人犯罪道路及犯罪后在精神上肉體上所受到的懲罰。在沙皇黑暗統治下,貧窮的大學生拉斯科爾尼克夫不滿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精神上受到極大的壓抑,在尼采“超人”哲學影響下,他認為人有平凡和非凡的差別,平凡的人有千百萬,非凡的人是少數,但這種人能不顧一切地實現自己的目的,成為統治者。他為檢驗一下自己是不是“超人”,改變一下受苦人境遇,便殺死了一個放高利貸的老太婆,想用她的錢來周濟社會上的窮人。他在行兇時還誤殺了老太婆的妹妹。事后他恐懼萬分,這種良心上的譴責和懲罰使他陷入更大的痛苦中,終于在妓女索妮亞的勸告下,去警察局自首,后被譴送到西伯利亞,索妮亞同他一起前往。經過八年的苦役折磨,他改革社會的“理想”破滅了,最后成為宗教狂人。小說以社會犯罪及由此而引起的道德后果為題,描繪了遭受凌辱和損害的窮人走投無路時的處境和悲慘命運,極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罪惡,批判了資產階級的利己主義;同時也宣揚了從宗教中求解脫的思想。不過,書中所描繪出來的實際生活,遠比這種宗教情緒有說服力,因而構成了作品的主要的思想價值。小說中所寫的人物極其復雜。主人公拉斯科爾尼克夫犯罪的心理根據,是俄國這個末世社會,所以這個形象的積極意義在于揭露資產階級的所謂強有力的個性的反道德的本質,指明那種蔑視群眾,宣揚為所欲為的個人主義理論的反動性和反民主的實質。但作家同時也企圖用主人公“超人”哲學的破產來證明以任何暴力來消除邪惡的辦法都不可行,人在毀滅他人時同時也毀滅了自己,這正是作者自己宗教倫理主張的體現。小說中杜妮亞的形象十分感人,她一開始為哥哥和母親甘心受辱,決定嫁給一個她不愛的人;后來拒絕了惡漢盧仁和色鬼斯維克里克羅夫,終于嫁給一個憨直熱心能干的窮大學生。書中還寫了在死亡線上掙扎的瑪爾美拉托夫和以賣身求得全家生存的素妮亞。除此,還有一系列陰險可怕的掠奪者的形象,如新發戶盧仁和酒色之徒斯維特羅克夫等?!蹲锱c罰》是一部社會哲理小說,作者高度概括地把尖銳的社會矛盾和沖突提到哲學的高度作為小說的思想,并把這種思想與驚險離奇的故事、復雜的線索和繁多的頭緒融為一體,結構異常緊湊,顯示出作者高超的藝術技巧和在創作上的特點。這部小說不僅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中第一部反映資本主義取勝時代的長篇小說,也是第一部給作家帶來世界聲譽的作品,百余年來,一直被廣大讀者爭相閱讀。
上一篇:羅馬王政時代
下一篇:美國“柯立芝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