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邊塞詩人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將飛雪比作梨花:“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每當吟誦起這首流傳至今的膾炙人口的詩句時,我的心中總會萌生出一種此生必須去見識和領略一下真正的“千樹萬樹梨花開”盛景的想法。一個春暖花開的下午,在朋友的邀約下,我的這一愿望終于如愿以償。
那天,剛吃過中飯,我們一行四人便驅車前往離新和縣城八九公里遠的排先拜巴扎鄉(xiāng)梨園。將近梨園,一陣陣梨花的清香隨著柔和溫煦的春風從開著的車窗撲面而來,大家的精神不由為之一振。不待我將車停穩(wěn),便紛紛迫不及待地跳下車一溜小跑奔向梨園。
走進梨園,大家都被呈現(xiàn)在眼前的浩渺而又壯觀的梨園美景所驚呆。呵呵,我們仿佛來到了花的海洋、雪的海洋、玉的海洋。陽光下,一叢叢、一簇簇雪白雪白的梨花摩肩接踵,喜笑顏開,似乎在熱情地歡迎和等待著我們這些不速之客的到來。
一陣微風拂過,花兒微微顫動,婉如那多情的少女隨著這潔白而飄逸的裙紗的輕輕擺動,翩翩起舞。那些剛剛綻出些許嫩綠的葉兒,就像那初諳世事的小伙兒似的,羞澀地從潔白如雪的梨花中探出一點點小腦袋來左顧右盼,憨態(tài)可掬。
我不由湊上前去仔細地觀察起這一行行、一排排此起彼伏、浩如花海的梨花來。這擠擠攘攘的梨樹上,擠擠攘攘地堆滿了潔白的梨花,仿佛漫天的大雪,壓滿了枝頭,又似那水潤絲滑的羊脂玉,遍陳在這一望無垠的露天架上。然而,這白得如雪一般晶瑩、似玉一般純潔的梨花,卻比雪更有生機,比玉更有靈氣。它不但白得清純,白得無瑕,而且美而不嬌,秀而不媚,艷而不俗,更具有雪和玉無法擁有的淡淡的清香和天生的麗質。
走到梨園的深處,我們仿佛徜徉在梨花的海洋之中,分不清南北東西。我將一根指頭豎在嘴唇上示意大家腳步輕些,再輕些,為的是不要驚擾了正在輕歌曼舞的梨花,為的是不讓本已羞澀靦腆的嫩葉兒更加羞澀、更加靦腆,為的是能夠離梨樹近些、更近些。因為我明白,自己早已被梨花的芬芳、潔白、淡雅勾去了魂兒。我已完全徹底地陶醉其間了。能不陶醉嗎?那一朵朵、一簇簇在春風的吹拂下跳躍著、舞動著的潔白如雪、純凈如玉、銀光閃閃的梨花,就像那波光粼粼的雪浪,將一波又一波沁人心脾的暗香向我推來,刺激著我的感官,刺激著我的嗅覺,早已令我難以自己,早已令我情不自禁。不可否認,我已經(jīng)深深地愛上了這一樹樹、一簇簇、一叢叢潔白無瑕的梨花了。
“快看,蝴蝶,彩色蝴蝶。”正當我沉浸在無比的歡欣和激動中閉目享受這難得的芳香和典雅寧靜之際,一聲歡呼,一下子又讓我熱血沸騰起來。循著朋友手舞足蹈又蹦又跳的方向看去,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一群群彩色的蝴蝶正在梨花淡青色的花蕊中飛來飛去。它們一會兒落在這朵花上,一會兒又落到另一朵花上,一會兒歇在花瓣上,一會兒又一頭扎進花蕊中,并不停地扇動著五彩繽紛的雙翅。似乎在炫耀著自己輕巧靈活的身姿和美麗多彩的華衣,又似乎在向我們這些與之同行的不速之客打著招呼。我正看得入神,一只碩大的蝴蝶突然振翅一飛,從我的面前優(yōu)雅地飛走了,緊接著一只、兩只,所有的蝴蝶都接二連三地跟著前面的大蝴蝶無聲地向遠方飛去。我的目光也好奇地追隨著蝴蝶飛去的方向朝遠方張望。
奇跡出現(xiàn)了,在那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遠方,梨樹頂端彌漫著若有若無、若隱若現(xiàn)的氤氳霧氣。在斜陽的照射下,呈現(xiàn)出一幅五顏六色的朦朦朧朧的“海市蜃樓”般的圖景,在那青翠蔥蘢如地毯般的麥苗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妖嬈迷人。我想,這莫不是梨花仙子下凡游歷時的自帶行宮。也許,梨花仙子因為耐不住天宮的寂寞與單調,隨身攜帶著富麗堂皇的行宮駕臨此處的梨園,這才讓我們一睹了梨園里有如“海市蜃樓”般的奇妙風光。我們該是何等的幸運,何等的興奮?。∵@次的梨園之游我們除了見識了比“千樹萬樹梨花開”更宏偉、更盛大的梨園盛景外,還意外地見到了可遇不可求的梨園里特有的“海市蜃樓”。它比人們在沙漠里見到的“海市蜃樓”更奇妙、更壯觀、更動人。沙漠中的“海市蜃樓”大多是在飛沙走石、風急沙勁的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而這梨園中的“海市蜃樓”卻是在春風拂面清香迷人之中、在彌漫著朦朧的春色之中呈現(xiàn)出仙境般的境界,顯得高雅而又神秘。我想,面對如此美妙絕倫、如此嫵媚多姿的梨園盛景,一千余年前曾吟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詩人岑參,抑或是有著“斗酒詩百篇”的李白、陸游們,又將作何感想呢?是否又會留下流傳千古的傳世佳作呢?是否又要醉臥梨園不愿離去呢?
“總向風塵塵莫染,輕輕籠月倚墻東?!?/p>
新疆的春天是迷人的,新和的春天是迷人的,但也時不時有沙塵蔽日之時。然而,梨花卻總是一塵不染,總是白得如雪、清純如玉,就像荷花總能“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一樣。梨花雖然閱盡風沙,依然能夠淡雅美麗,潔白如雪,玉骨冰肌;依然具有“占盡天下白,壓斷人間花”的高雅氣質。我一直都十分敬佩、推崇梨花的不虛偽、不嬌柔和無私無畏的品格特點。此次的梨園之行更加增添了我對梨樹、對梨花的敬仰之情。
這時,樹叢花海中突然自天而降似的走出幾個人來。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個鶴發(fā)童須的維吾爾老人。也許是因為長年在果園里生活、勞動的緣故,這位看上去有八十歲左右的老者依然是容光煥發(fā),健步如飛。走在他身后的是兩個如花似玉的維吾爾妙齡女郎,她們身上都穿著鮮艷的紅色上衣和黑色褲子,正好與潔白的梨花和翠綠的麥苗形成鮮明而又恰到好處的色差。如此相映成趣、渾然天成般的圖景又一次讓我驚呆了:莫不是太上老君也禁不住這如錦似畫的梨園春色的誘惑,帶著座前玉女下凡來了吧?呵,太不可思議了,太振奮人心了。我趕緊用維吾爾語向他們問好,老人也左手置于胸前,微微頷首向我表示致意。我知道,這是維吾爾族對客人最崇高、最真誠的禮節(jié)。我也學著他的樣子,再次向他們還禮。也許是我的憨態(tài)把老人逗樂了,他朗聲而又熱情地笑著說:“亞克西,歡迎你們常到我的梨園里來作客,待到秋天梨子成熟時,我請你們來吃梨子噢?!蹦莾蓚€維吾爾女郎也沖著我們嫣然一笑,那笑容也似梨花一樣美麗、嫵媚,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大家在梨園中綠草茵茵的土垛上席地而坐,侃侃而談。我雖然對維語不是十分精通,但一般的人際交流活動還算可以勝任。老人也十分健談,他告訴我,梨樹是有個性的,也需要呵護,需要交流,你付出越多,它奉獻越大。因此,我們天天都要到梨園來轉轉、除草、澆水、施肥,讓梨樹感受到人的氣息,跟人交朋友。另外,梨花盛開時,還需要授粉,而這個工作,全部是由蜜蜂和蝴蝶完成的。蝴蝶是野生的,梨花一開,清香就會引來蝴蝶。蜜蜂是人工養(yǎng)的,每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很多蜂農(nóng)帶上他們的蜜蜂到果園來,它們采去了蜂蜜,也完成了梨花的授粉工作,大家各得其所,各取所需,相得益彰。
老人又抬起手來指著正在梨樹上飛來飛去的蜜蜂和蝴蝶,喜滋滋地告訴我們:“這些小生靈都是果樹的朋友,更是我們的朋友,我們從來都不會去碰它們,打擾它們,更不會傷害它們。”正說著,一群小蜜蜂又飛落到了我身旁的梨花的花蕊上。它們旁若無人似的時而飛起,時而落下,跟剛剛飛去的蝴蝶群別無二致的頑皮和可愛。
我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神奇,也不禁在心里想象著,等到了秋天,那掛滿枝頭香甜欲滴、勾人心魂的梨子該不會辜負這美麗如畫的梨園春色吧。
上一篇:《梅雨箋》吳建散文賞析
下一篇:《沒有什么重于一只碗》李季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