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和項羽之間爭奪封建統治權的戰爭。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占咸陽,以楚懷王“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約言,欲王關中。閉函谷關,拒守。項羽于趙地敗秦主力,進兵關中。破函谷關,進抵咸陽附近。劉邦和項羽之間矛盾激化。項羽強,劉邦弱,兵力相差懸殊。項羽欲攻劉邦,劉邦不得已,作暫時退讓。項羽得勢,主持分封。自封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封劉邦為漢王,占據巴蜀漢中。另外,又分封十七王于全國各地。項羽分封不均,齊地田榮先反。項羽軍入齊地,攻田榮。公元前206年劉邦乘機攻入關中,消滅親項羽的關中三王。漢軍出武關,與楚軍相距于陽夏。劉邦又率軍克洛陽、外黃(今河南民權西北),直抵彭城。項羽急從齊地回師,大敗漢軍于睢水。以后,楚漢雙方在榮陽、成皋一帶相持。劉邦策動英布叛楚,派韓信攻占魏、趙兩地,迂回項羽側翼。彭越在下邳(今江蘇邳縣)一帶游擊,騷擾項羽后方。蕭何不斷把兵員和糧食由關中補給前線。在正面戰場,劉邦屢敗。韓信軍則連克趙、齊兩地。劉邦封韓信為齊王,英布為淮南王,取得他們全力支持。項羽多方受敵,糧食供應又受彭越襲擊,項羽漸居下風。公元前203年,雙方媾和,以鴻溝為界,東屬楚,西屬漢。次年,劉邦毀約,大舉進攻項羽。約韓信,彭越會師。項羽軍退至垓下(今安徽靈壁南沱河北岸),陷入漢軍重圍。項羽率百騎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劉邦稱帝,建立西漢王朝。戰爭中,劉邦取積極進攻戰略,注意從政治上發動攻勢,軍隊紀律嚴明,知人善任,又能聯合各地反項羽力量,后方鞏固,結果,反敗為勝。項羽在戰略上保守、消極,坐失有利戰機,嫉賢妒能,放縱軍隊殺掠,以至最后失敗。作深入了解,可參閱《史記·高組本紀》、《史記·項羽本紀》、《漢書·高帝紀上》、《漢書·項羽傳》及宋敏《論楚漢戰爭的勝負》(載《吉林師大社會科學叢書》1979年,1輯、宋公文《論楚漢戰爭時期項羽和劉邦的分封》(載《秦漢史論叢》1輯)。
上一篇:梳毛工人起義
下一篇:楚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