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為什么稱文廟
孔子作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廟即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也稱“文廟”。在孔子死后的兩千多年里,尤其是建立開科取士制度之后,歷代王朝開始尊崇孔子,并且這種風(fēng)氣越來越濃厚。稱孔子為“至圣至尊,萬世師表”,幾乎達(dá)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于是全國各地到處都在修建孔廟,以表達(dá)對孔子的尊崇之情。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是曲阜孔廟大成殿。
唐開始將文廟作為孔廟的別稱。唐玄宗于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孔子為文宣王,因此,孔廟被稱為文宣王廟。明永樂年間,多數(shù)武廟都建在文宣王廟旁邊,于是民間就把與武圣人并列的文圣人孔子的廟,稱為文廟。除此之外,孔廟還有至圣廟、宣圣廟、夫子廟、先師廟等別稱。
上一篇:孔子說“朽木不可雕也”是指誰
下一篇:孫武是何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