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為什么被視為從政指南
《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史書,以記言為主記載了唐太宗貞觀年間與名臣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王珪等人關于施政問題的對話,也有一些大臣的諫議和勸諫奏疏。除此之外,該書也將一些政治和經濟上的重大舉措一同記錄下來。
《貞觀政要》是由唐朝著名歷史學家吳兢編著,他生活于唐高宗到唐玄宗這一歷史時期,目睹了許多起血腥的宮廷政變,以及黑暗丑惡的社會現實。他對唐太宗時期清明的政治風氣十分仰慕,于是就搜集這段歷史后并加以整理,經過幾年的努力之后寫出了《貞觀政要》,被許多人看作從政指南。
《貞觀政要》對唐太宗的治國和施政經驗進行全面而具體的總結,將君臣問答、奏書、方略等材料,按照為君之道、任賢納諫、君臣鑒戒、教誡太子、道德倫理、正身修德、崇尚儒術、固本寬刑、征伐安邊、善始慎終等一系列專題內容分門別類,希望可以對當時的最高統治者產生影響。因為他的體例較為特殊,所以《貞觀政要》既有對史實的描述,又有非常強烈的政論色彩;既忠實地記錄了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又總結了其豐富的治國之道。
《貞觀政要》成書以后,歷代統治者對其極為重視。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他文韜武略,他的臣子也大多是名垂后世的典范,如魏征和房玄齡等;第二,這本書是作者許多年苦心孤詣的結晶,它全面而系統地記載了唐初幾位卓越政治家的政治理念,后世許多統治者對其極為認可。
上一篇:《說文解字》講了什么內容
下一篇:《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