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夫多妻制有什么特點
我國古代實行的其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并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夫多妻制。但妻子之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正是由于這種差別才有了嫡庶制,它也是我國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內容。
通常,一個男子只能有一位正妻,稱為嫡妻。嫡妻與丈夫享有同等的地位,在服制、車制等禮儀制度方面享受相同待遇,即便是皇后與皇帝也是如此。嫡妻的子女為正宗、大宗。在宋元之前,無特殊許可而有兩位正妻的會被強制離婚,并處以一年以上徒刑和相應的杖刑處分。
庶妻便是除嫡妻以外的其他配偶,通常也稱作姬妾,庶妻地位低下,可以買賣。如嫡妻的同族陪嫁女子和一些沒有經過正式婚姻儀式的女性都可稱為妾,如婢女或妓女等賤民女子。庶妻的子女為旁支、小宗。宋元以前,若男方把妾扶正為妻就可能被處以一年半的徒刑。但宋元以后,嫡庶的差別逐代減弱,并且把妾扶正也成為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
上一篇:古代死刑為何選在午時三刻執行
下一篇:古代真的有免死金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