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都門學”指的是什么
鴻都門學是漢代學習、研究文學藝術的高等專科學校,創立于東漢靈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設在洛陽鴻都門而得名。
鴻都門學的創立是統治階級內部斗爭的產物,是宦官培養擁護自己的知識分子,與士族勢力占據地盤的太學相抗衡的結果。而東漢靈帝又酷愛辭、賦、書、畫,所以辦了這所新型學校。
鴻都門學與太學不同,以學習文學、藝術知識為主,包括尺牘、小說、辭賦、字畫等,打破了傳統專學儒家經典的慣例。鴻都門學的學生多為無身份的地主及其子弟,以文藝見長。由于靈帝對文藝非常熱愛,所以這些學生畢業后都有很好的出路,很多都被授予高官厚祿,有些出為刺史、太守,入為尚書、侍中,還有的封侯賜爵。鴻都門學的創立和發展,促進了當時文學藝術的發展,為唐代各種專科學校的設立開辟了道路。不過,鴻都門學存在的時間并不久,隨著漢王朝的衰亡便宣告結束。
上一篇:“頂戴花翎”指的是什么
下一篇:《中庸》是怎樣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