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肥馬,衣輕裘
【概說】
“裘”指帶有毛皮的衣服,古代人們用它來御寒。
不少動物的皮毛可以用來做裘,比如狐貍、老虎、豹子、黑熊、狗、羊、鹿、貂等,甚至還有狼、兔子等。這些裘當中,以狐裘和豹裘最珍貴,只有地位高的人才穿得起,至于兔裘、羊裘則很普通,平常百姓都能穿。
對狐裘來說,不同部位的皮毛,其價值也是不盡相同的,狐腋下的毛又輕又暖,制成的裘最為珍貴。因為狐腋下的毛是純白的,所以又把用它制成的裘稱為狐白裘。這種裘只有達官貴人才能穿,是地位尊貴的象征。唐代大詩人李白《將進酒》中說的“五花馬,千金裘”,這里的裘,有可能是狐白裘。
至于羊裘,加工起來比較簡單,遠非狐、貂裘保暖,且最為常見。古代的典籍中,如果寫到一個人穿著羊裘,說明這個人生活窮困。
在古代,鹿很多,經常成為狩獵的動物,鹿裘也較為常見。據《晏子春秋》所載,晏子在齊國為相,穿著鹿裘朝見國君,齊景公對他說:“你家是不是很窮,為何穿著如此寒磣啊?”可見鹿裘在古人心中的地位確實不高。
【故事錦囊】
春秋時期,齊國有個人叫田文,從小機敏異常,長大以后,他繼承了父親田嬰在薛的封地,稱為薛公,號“孟嘗君”。
孟嘗君善用人,以“好客養士”、“好善樂施”聞名諸侯。為了最大限度地招攬人才,凡有一技之長者,他都收留,門客達三千余人。
孟嘗君對門客照顧得很周到,門客感動至極,人人都把孟嘗君當作“知己”。因此,孟嘗君每遇險境,總能有門客挺身而出,幫助其脫離險境。
秦昭王聽說孟嘗君賢能,兩次派人邀請他來秦國。孟嘗君來到秦國后,秦昭王讓他做相國。后來秦昭王聽信讒言,罷免了孟嘗君的職務,并把他囚禁起來。危急之下,孟嘗君派人向秦昭王的一個寵妾求救。那個寵妾提出了一個條件:“我想得到孟嘗君的那件狐白裘。”孟嘗君剛來的時候,的確帶著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但一到秦國就獻給了昭王。就在孟嘗君為這件事發愁時,一位“能為狗盜”的下等門客站出來說:“我能拿到那件狐白裘。”當夜他裝成狗,鉆入了秦王宮中的倉庫,拿到了那件狐白裘。得到狐白裘之后,寵妾替孟嘗君向昭王說情,于是昭王釋放了孟嘗君。
獲釋以后,孟嘗君立即乘車逃出秦都,馬不停蹄地向東邊趕去,設計出了函谷關,最終安全地回到了齊國。
【知識庫】
“胡床”是床嗎
胡床又稱“交床”、“交椅”,是古代的一種坐具,類似馬扎一類的板凳,其材料是可以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古詩文中的“床”多指“胡床”,是一種坐具,不少人誤以為是睡覺用的床。例如,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此時詩人在夜晚時坐在門外的馬扎上,感月思鄉。如果睡在室內的床上,古代的窗戶既小又糊著紙,哪能看到月亮呢?
上一篇:國學《中國造紙術》賞析
下一篇:國學《書法“二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