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庫爾貝
居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 1819—1877),是法國著名的現實主義畫家,出身于奧南一個生活富裕農場主家庭。1837年到巴黎開始學畫。庫爾貝創作全盛時期,正值1848年的法國革命,此時社會上進步思想非常活躍。他說: “如果沒有1848年的二月革命,我的作品將永無出頭之日”。因為他思想上是傅立葉的追隨者,藝術上始終反對官方學院派。他和同時代的文學家福樓拜、左拉等一樣,把注意力放在觀察社會生活方面,畫普通的人,勞動著的人。1850年12月展覽會上,圍繞著庫爾貝掀起一場軒然大波,展出中有他的《農民趕集歸來》、 《石工》、 《奧南的葬禮》深沉嚴肅的主題引起人們注目,同時也受到一些人的詆毀,引起了批評家們的激烈爭論。然而,畫家對自己的藝術懷有堅定信念,在此期間,還畫了不少來自現實生活的作品,如《農村姑娘》、 《紡織女》、 《篩麥的女人》等,以樸實的手法或描寫家鄉風土人情、自然景物,或熱情歌頌勞動者,在法國畫壇上獨樹一幟。
他說: “在我們這個過度文明的社會里,我卻不得不過野蠻人的生活,我甚至不得不從歷屆政府中掙脫出來。我同情人民,我必須直接面向人民,向他們學習,并從他們身上尋找生活的源泉,正因為這樣,我過著一種波希米亞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這是他從事藝術創作基本美學思想。1355年他以驚人的精力,完成了大型油畫《畫室》,他把作品看成是“我的畫室,概括了我七年創作生活的現實寓言。”但官方拒絕展出,于是他決定舉辦名為“現實主義者庫爾貝的個人展覽會”,并公開申明他的現實主義主張: “我不想摹仿或抄襲這個或那個大師的藝術”,“我也不想追求那種無謂的為藝術而藝術的目的,象我所見到的那樣如實地表現出我那個時代的風俗、思想和它的面貌。一句話,創造活的藝術,這就是我的目的。”這是藝術史上第一次以“現實主義者”自命的宣言。
庫爾貝在藝術上堅持走創新的道路,提出了“反對一切因循守舊的傳統觀念。”庫爾貝對于美的認識,是和他的現實主義的藝術主張是一致的。他認為: “美,象真理一樣,是和人們生活于其中的時代相關的”, “美的東西是在自然中,而它以最多種多樣的現實形式呈現出來。一旦它被找到,它屬于藝術,或者可算是屬于發現它那個藝術家”。美是真實的,具體可見的,多種多樣的,存在于時代與現實、自然之中,為藝術家掌握,升華為藝術美。
庫爾貝參加了1871年法國巴黎公社起義,成為公社委員,擔任藝術委員會主席。公社失敗后,被捕入獄,在獄中畫了《槍殺》、 《在獄中》。1872年出獄。為了避免政治迫害,于1874年遷居瑞士日內瓦湖畔。1877年12月31日逝世,庫爾貝一生堅持現實主義道路,他的作品和美學思想對于十九世紀下半葉文化藝術的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
上一篇:文藝美學基本理論·廣告美學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庫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