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著名的作品。它創作于1936年,最初在《宇宙風》上連載(1936年9月至1937年10月)。作品以二十年代的軍閥混戰和北洋軍閥統治下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描寫了一個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反映了反動政權統治下的黑暗現實和下層人民的痛苦生活。全書以主人公祥子的生活命運為線索,突出描寫了兵匪的擄掠、特務的橫行、老板的榨取、權貴的驕奢以及車夫的掙扎、老弱的饑寒、貧女的死辱等不平和慘痛的現象。這種現象正是當時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的罪惡見證。作品以真實具體的生活描寫,揭示了人民的苦難來自反動的政權、來自各式各樣的壓迫者和剝削者。
主人公祥子是舊社會處于社會底層受壓迫剝削、受凌辱摧殘、生活毫無保障的人力車夫。作品通過這一人物由追求、奮斗到幻滅、墮落過程的描寫,控訴了舊社會對一個正直勞動者摧殘和吞噬。祥子原是個善良純樸、熱愛勞動、有著強烈的生活愿望和堅強生活意志的人物。他一心想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吃飯。為了不受車主的剝削,他立志憑自己的力氣掙出錢來買上一輛車。這是一個個體勞動者最本分、最單純、最低微的要求和愿望;他并不想損害和剝削任何人,他所追求的不過是以自己的勞動獲得獨立生活的權利。他經過三年的奮斗,吃大苦、耐大勞,終于用自己一點一滴積存下來的血汗錢買上了一輛車。按常理,他滿可以過上靠自己的勞動吃飯的日子了。但是沉重的打擊卻接踵而來,使他過不成這樣的日子。在當時軍閥混戰的動蕩生活中,亂兵一下子就搶走了祥子剛買不久的洋車;祥子在痛惜之余,準備再奮斗,再攢錢買車,可是特務又在捉拿曹先生不獲時順手搶走了他的全部積蓄;后來用虎妞的錢買來的車,不久又只好賣掉為妻子辦喪事。這一次又一次的奮斗和失敗,耗盡了祥子的青春和力氣,毀滅了他的理想和愿望。他終于無法改變自己的地位和命運,最后落得兩手空空,窮困潦倒,乃至精神破滅,生活墮落。祥子的悲劇命運說明,舊社會是不允許勞動者有獨立生存的權利的,勞動力只能當作最不值錢的商品出賣,勞動者只能過牛馬不如的生活。象祥子這樣的人,不是沒能力買車,而是舊社會不允許他有車。祥子的悲劇命運也說明,舊社會的個體勞動者,想憑個人的力量、想通過個人奮斗來改變自己的生活命運是不可能的。事實證明,個人的力量再大,也經不起反動勢力和重大事故的打擊。祥子的悲劇命運還說明,一個人如果沒有超出個人狹小生活圈子的目光和理想,在不斷的失敗和挫折中就極可能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祥子的最高理想是買車,三次買車都失敗了,他的理想也就破滅了,不再有所追求,只好自甘墮落。可見作者從祥子的悲劇命運中,既控訴了舊社會的吃人罪惡,又揭示了未覺醒的個體勞動者自身的弱點。作品在結構上以主要人物的生活命運為中心線索,從中不斷穿插次要人物和次要線索,既重點突出,又能多層次多角度地反映生活;作品善于從發展變化中描寫人物的肖象和內心,從中展示主要人物的悲劇命運;在語言風格上,顯示了濃厚的北京地方色彩和富于幽默的特點。
上一篇:馬雅可夫斯基,弗·弗
下一篇:騎士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