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美學研究·情節的組成部分
情節具有完整統一性,在發展階段上大體可劃分出六個組成部分,即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序幕,原為戲劇術語,指某些多幕劇在第一幕前的一場戲,用以介紹劇中人物的歷史和劇情發生的原因,或預示全劇主題。后來泛指敘述性文學作品中的情節矛盾內容所發生的具體生活背景和歷史條件的前奏,或是對人物的環境條件的較為具體的交代。
開端,情節故事開始的第一個事件或是對情節沖突緣起的描寫。良好的開端是成功地展開情節故事的必要條件。開端或引出情節的基本沖突,或預示情節沖突的發展趨向,或確定人物性格的基調,或埋下人物命運發展的端倪,通常體現著作家藝術家對藝術題材的獨特的編排和處理。
發展,也稱開展、進程。發展是情節演進過程中內容最豐富又最富變化的階段,是情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的實質是人物矛盾關系的深入發展。通常在情節的發展階段內含著矛盾的轉機,而作品的主題和人物性格也在這一階段得以逐漸呈現和漸趨完成。發展是情節推向高潮的基礎和道路。
高潮是情節發展的高漲階段,也是人物矛盾沖突發展到頂點的時候。在戲劇中,高潮便常稱為“頂點”。高潮一般在情節發展過程的后半部,是情節發展的必然結果。在高潮中,作品的主題,主要人物的性格通常會得到最集中、最充分的表現。
結局也叫收場、終結。結局是情節矛盾沖突的結果所形成的最后局面。別林斯基說“結局必須是從事件的本質和性格的特點引申出來的”。結局不能離開情節和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結局關系到對人物的最后評價和作品的道德傾向。
尾聲是情節的余味、回響,通常是在矛盾沖突結束之后用以交代人物的歸宿、事件的發展的遠景或表現作者的一些思想愿望。尾聲常常同序幕相呼應。
情節的組成部分的劃分并不是絕對的。有的作品可能并不完全出現六個組成部分,有的作品可能不只有一個高潮,有的作品還可能出現結構上的倒置。對情節的組織安排形成作品情節的結構。情節的結構常常因作家的個性和情節內容的獨具特點而千差萬別,所以盡管情節可以大體上劃分出六個部分,而情節的結構表現仍然會異彩多姿。
上一篇:文藝美學研究·情節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流派·批判現實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