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美學研究·政治標準與藝術標準
毛澤東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的基本的文藝批評標準。他說: “文藝批評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政治標準,一個是藝術標準?!闭螛藴适怯靡院饬课乃囎髌返恼蝺A向性的;藝術標準則是衡量文藝作品藝術性的高低的。
根據當時中國政治的第一個根本問題是抗日,毛澤東對政治標準的內涵作了這樣的說明: “一切有利于抗日和團結的,鼓勵群眾同心同德的,反對倒退、促成進步的東西,便都是好的;而一切不利于抗日和團結的,鼓動群眾離心離德的,反對進步,拉著人們倒退的東西,便都是壞的。”1957年,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又提出辨別香花與毒草的六條政治標準,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社會主義道路和黨的領導兩條?!标P于藝術標準,毛澤東沒有具體闡述,只是說“一切藝術性較高的,是好的,或較好的;藝術性較低的,則是壞的,或較壞的?!彼麑λ囆g標準問題,持科學的、慎重的態度,認為藝術中的是非問題,應當通過藝術界的自由討論去解決,通過藝術實踐去解決。他并主張“容許各種各色藝術品的自由競爭”,提倡“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毛澤東還進一步說明了政治標準和藝術標準的關系: “任何階級社會中的任何階級,總是以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以藝術標準放在第二位的?!睙o產階級要求“政治和藝術的統一,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革命的政治內容和盡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一?!?/p>
毛澤東提出衡量文藝作品的政治標準,并把它放在第一位,是基于文藝“從屬于政治”、 “服從于政治”的觀點。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那樣的歷史時期,由于階級斗爭和政治斗爭是黨和人民生活的中心內容,上述提法曾經產生過一定的積極意義。它有利于促進文藝隊伍、文藝運動和文藝創作在總的政治方向上保持一致;有利于克服文藝批評中忽視和抹煞作品的政治傾向及其效果的偏向。但是,在中國今天的社會主義社會時代,經濟建設已成為黨和人民生活的中心內容,黨中央根據變化了的歷史條件,提出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來代替文藝為政治服務的提法。長期的實踐證明,關于文藝從屬于政治的提法,關于把文藝作品的思想內容簡單地歸結為政治觀、政治傾向性,并把政治標準作為衡量文藝作品的第一標準的提法,是不確切的,而且對于建國以來的文藝的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文藝批評的實質,是發現和估量作品的價值,而作品的價值是多維的,政治價值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有時還是非主要的方面。在具體的文藝批評活動中,對作品的政治鑒別,是代替不了對作品的多方面價值的估量的。因此,繼續沿用政治標準和政治標準第一的提法,不僅不利于通過文藝批評去發現和估量文藝作品多維的價值,從而能對作品作出全面的評價,而且還有可能導致文藝批評的簡單粗暴,硬把文藝作品變成某種政治觀點的圖解物。
上一篇:文藝美學基本理論·掌握世界的方式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學說·有意味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