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美學基本理論·掌握世界的方式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提出的問題:“思維著的頭腦……用它所專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這種方式是不同于對世界的藝術的、宗教的、實踐—精神的掌握的?!瘪R克思在這里列舉的人類掌握世界的方式有四種,即哲學的,藝術的、宗教的、實踐—精神的掌握方式。
實踐—精神的掌握方式即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的“實踐的意識”或實踐過程中的精神活動。從實踐—精神上去掌握世界,要求人對世界的認識和改造運用實際意識的思維方式。它是實踐者從客觀現實出發,對對象所進行的富有實踐精神的抽象思維,但尚未達到深刻的哲學概括的高度。它既有形象思維,又有邏輯思維,是一般人通常使用的比較普遍的實際的思維方式。
哲學對世界的掌握方式主要是抽象的邏輯思維,運用科學的抽象化的方法,經歷從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的蒸發、升華和抽象的過程,表現為“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用理論闡釋現實中的具體,以精神上的具體的形態呈現出來,從“許多規定的綜合”中把握事物的“多樣性的統一”。哲學思維并不排斥形象思維。
宗教對世界的把握方式使用想象和幻想或幻化的思維。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 “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宗教思想的哲學基礎是客觀唯心主義,它兼有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
藝術掌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維。它與實踐—精神的、哲學的、宗教的思維方式既存在著某種聯系,又表現出明顯的差別。僅就藝術思維和哲學思維而論,哲學的推理和思維程序是從一般到個別,產生“思維具體”;藝術則是從生活出發,通過個別反映一般,塑造出“藝術典型”。藝術概括不同于科學概括。它雖然離不開抽象思維,但主要通過形象思維,運用抽象化和具體化相結合的典型化的方法,以直觀或直感的形式,創造出共性和個性統一的藝術形象。
上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摯虞
下一篇:文藝美學研究·政治標準與藝術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