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意識流*小說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納*的中篇小說,是意識流小說的重要作品,1942年5月11日出版。
小說描寫了主人公艾克·麥卡斯林在密西西比州約克納帕塔法縣成長的故事。艾克從10歲起就隨表兄卡斯·愛德蒙茲等人到鎮北未開發的荒野里打獵。他們的對手是一頭名叫“老貝”的熊。艾克16歲時,“老貝”被布恩·霍根貝克和一條名叫“獅子”的雜種狗獵死了。也就是在這一年,艾克知道了家族的一些秘密。18歲時,他又回到荒野,可那兒已面目全非。打獵培養了艾克高尚的美德,21歲時,他拒絕繼承父親的遺產,這筆遺產是他祖父卡洛瑟斯·麥卡斯林留下來的。艾克認為他祖父誘奸黑女奴托瑪西娜,而托瑪西娜又是麥卡斯林原來的情婦尤妮絲與他生的女兒,后尤尼絲投河自盡。這種亂倫就是罪惡,他決心與這筆不義之財斷絕所有關系,繼續留在荒野”里,仿效耶穌的父親約瑟做了一個自食其力的木匠,并娶了他的合伙人的女兒為妻過著儉樸的生活。
小說反映了19世紀80年代美國南方的社會生活風貌,譴責了奴隸制的罪惡,表現了唾棄資本主義文明的歸真反樸的思想。艾克的性格特征是勇敢果斷、正直謙恭、純樸潔身。這里,原始森林的荒野是最純潔的,蘊含著自由、勇敢、智慧、繁衍著一切美好的東西。大熊“老貝”也是高貴無尚的,它是荒野的老祖宗,以種種神秘的方式體現出森林所具備的一切美德。而卡洛瑟斯傳下來的大莊園則象征著文明社會罪孽重重,獵死“老貝”的布恩在文明社會里迷惘困惑,無不意味文明社會的未來結局。《熊》標志著福克納創作主題傾向的變化,以往的作品,給人以墮落、毀滅和絕望的感覺。而從《熊》開始,天性、道德、新生的意志等正面積極的力量變得十分強大,它們戰勝邪惡,具有積極向上的意義。
小說的意識流動具有隨意性,用插入語的方式引入對回憶的描述,過去與現在交織在一起,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和束縛,敘述次序前后顛倒混亂。主人公21歲時的經歷敘述在前,而把他18歲的經歷卻挪在后面敘述,跳躍幅度大。小說表現了一種時間與永恒相結合的意境,從某個時刻開始追敘往事,然后再轉回到這個時刻上來。這種敘事方法,使得事件仿佛是同時發生,時間有靜止的感覺。小說也用象征手法。大熊“老貝”和荒野的原始森林象征著自由、勇敢、高貴、純潔、智慧、繁衍等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卡洛瑟斯傳下來的大莊園象征著文明社會的罪孽。
上一篇:《煙草經紀人》作品分析
下一篇:《牧神的午后》作品分析